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能否提升老人幸福感?——来自CGSS的证据
作者:李雅诗 黄茜茜 刘步平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政策。认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人幸福感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应对老龄化。基于中国社会调查2015年的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基本养老保险对不同群体老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基本养老保险对提升中等收入老人的幸福感比较明显,对低收入和高收入老人的影响则不够明显,低收入老人参保水平有限,获得的保障不足是幸福感无法整体改善的重要原因;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地区老人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对城市地区老人则不显著;基本养老保险能显著提升女性老人的幸福感,对男性老人则不显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统筹账户资金来源有限导致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基础养老金有限,无法很好地发挥保险互助共济、再分配的基本功能,导致低收入群体参保水平有限,参保积极性不高,获得感不强。建议扩大统筹账户统筹层次和资金来源,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参保激励。
[10]杨秀丽,谢文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分析[J].世界农业,2018 (10) ∶94-101,123.
[11]何泱泱,周钦.“新农保”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6(3) ∶106-117.
[12]史顺超,周世军.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8(2) ∶96-106.
[13]吴克昌,谭影波.不同时期关怀照顾、经济来源以及医疗服务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 CHLHS2002及CHLHS2014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81-91.
[14]周钦,蒋炜歌,郭昕.社会保险对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8 (5) ∶125-136.
[15]刘瑜.社会保障制度的幸福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5 (6) ∶92-94.
[16]薛惠元.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 ∶170-176.
[17]邓峰,丁小浩.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收入差距[J].社会学研究,2012(5) ∶24-46,243.
[18]何文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养老保险回顾与展望[J].教学与研究,2018 (11)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