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能否提升老人幸福感?——来自CGSS的证据
作者:李雅诗 黄茜茜 刘步平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政策。认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人幸福感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应对老龄化。基于中国社会调查2015年的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基本养老保险对不同群体老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基本养老保险对提升中等收入老人的幸福感比较明显,对低收入和高收入老人的影响则不够明显,低收入老人参保水平有限,获得的保障不足是幸福感无法整体改善的重要原因;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地区老人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对城市地区老人则不显著;基本养老保险能显著提升女性老人的幸福感,对男性老人则不显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统筹账户资金来源有限导致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基础养老金有限,无法很好地发挥保险互助共济、再分配的基本功能,导致低收入群体参保水平有限,参保积极性不高,获得感不强。建议扩大统筹账户统筹层次和资金来源,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参保激励。
参考文献:
[1]陈未阳.重视老年心理健康促进健康老龄化[ N ].中国人口报,2018-12-26(003).
[2]李琼.基于新农保视角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讨[J].求实,2015 (5) ∶45-51.
[3]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 [J].经济研究,2013(8) ∶42-54.
[4]张川川, John Giles,赵耀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J].经济学(季刊),2015(1):203-230.
[5]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 [J].经济研究,2013(8):55-67,160.
[6]岳经纶,尤泽锋.挤压当前还是保障未来:中低收入阶层养老保险幸福效应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20-29.
[7]阳义南,章上峰.收入不公平感、社会保险与中国国民幸福[J].金融研究,2016(8):34-50.
[8]徐鹏,周长城.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Anderson健康行为模型的实证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4(2) ∶43-52.
[9]Zhang W,Liu G.Childlessness,psychological well-being,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lderly in china[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2007,22(2):18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