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能否提升老人幸福感?——来自CGSS的证据

作者:李雅诗 黄茜茜 刘步平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政策。认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人幸福感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应对老龄化。基于中国社会调查2015年的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基本养老保险对不同群体老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基本养老保险对提升中等收入老人的幸福感比较明显,对低收入和高收入老人的影响则不够明显,低收入老人参保水平有限,获得的保障不足是幸福感无法整体改善的重要原因;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地区老人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对城市地区老人则不显著;基本养老保险能显著提升女性老人的幸福感,对男性老人则不显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统筹账户资金来源有限导致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基础养老金有限,无法很好地发挥保险互助共济、再分配的基本功能,导致低收入群体参保水平有限,参保积极性不高,获得感不强。建议扩大统筹账户统筹层次和资金来源,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参保激励。


四、结果分析

(一)养老保险主观福利效应的ATT结果

为了增强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在最邻近匹配的基础上增加了半径匹配与核匹配三种匹配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较为一致。表4报告了全样本ATT结果,匹配前拥有养老保险的老人(处理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没有养老保险的老人,四周主观抑郁感也显著低于没有养老保险的老人,但是匹配后则不显著(T检验显示不具统计差异性),说明在收入、健康状况、教育水平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对提升老人幸福感有正效用,对中等收入者有显著正效用,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效用不够明显。

image.png

(二)养老保险主观福利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多数研究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主观福利效应存在异质性,本文从城乡差异、收入水平和性别差异3个角度分析领取养老保险主观福利效应的异质性。表5所示为城乡差异下的AT T结果,匹配后控制变量相似的人群中,城市有无社会养老保险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农村地区组间差在10%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养老保险能提升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但效果并不强(主观幸福感的组间差0.0949并不大,四周主观抑郁感组间差不具统计显著性)。这与杨秀丽和谢文娜(2018)[10]、刘瑜 (2015) [15]的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所致。

image.png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