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光棍的主导类型及其自我认同机制*

作者:黄佳鹏  2020-09-02 10:37  新传播    【字号:  

在不同社会经济结构下,农村光棍的形成难以简化为单一类型,而依循不同年代呈现出各自的主导类型。


学界称之为“代内剥削”[1]。因此,长兄为整个大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最终错过了婚配的最佳年龄,失去获得婚配的机会。因此,这一时期的光棍可概括为“代内剥削型”。

(二)“死守农村”与“机会剥夺型”光棍

“70后”群体的适婚年龄在9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男性在2000年左右均已成家,否则将有可能成为光棍。在当地调研发现,7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虽然光棍绝对人数相比上一代有少量增加,但是光棍率基本稳定。这一时期的光棍有个共同的特点,即“留在农村里的人”,具体而言,这种人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死守一亩三分地”之人,这类人没有看到90年代末逐渐兴起的“打工潮”,没能像大部分人一样前往“北上广”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务工,有些是因为自己的个人见识不够,还有一些是因为家里的小孩或者老人需要照料而无法离开农村。这类人的婚姻被局限在当地婚姻市场,而新世纪的婚姻市场逐渐由本地市场扩展至全国市场,导致大量“外地媳妇”的涌现,很多外出务工的男青年都能在城市的工作场所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性交往,并最终实现婚配。外地媳妇不需要彩礼,无需繁杂的婚姻仪式,只需要象征性地给点钱给女方父母,甚至有些女孩嫁到农村之后不再回娘家,所以对男性而言婚姻成本很低,因而不会成为光棍。

上述“死守农村”的男性因为没有外出而间接被剥夺了婚配机会,因而难以获得适当的婚配资源。此外,由于女性外流不断加速,以及传统的童养媳和互惠式联姻的不再存在,导致身心残疾男性的婚配机会被进一步挤压,导致因机会被剥夺而沦为光棍的数量上升,因此,此阶段光棍的主导类型为“机会剥夺型”光棍。

(三)打工经济全面兴起与“懒惰型”光棍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群体经历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其成长的阶段正是打工经济全面兴起、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这一阶段乡村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批人是打工浪潮的主力军。“外出打工—攒钱回家盖新房—娶妻生子”成为当地农民的生活逻辑。能否在本村盖新房成为当地女孩嫁人的最重要标准,因而那些拥有一门手艺(石匠、木匠或油漆工)或者踏实肯干的男性通常都能在本地成功婚配,或者在务工场所接触外地女性并最终实现婚配。而“好吃懒做”、忍受不了工厂老板高高在上气焰的人只能在家种田,或者干脆啃老,当地有些村民甚至赌博成瘾。这种类型的光棍我们称之为“懒惰型”光棍,在16人当中有13人主要因懒惰而无法成家,换言之,这一时期有百分之八十的光棍是因为懒惰所致。

我并不是没有结婚机会,30岁的时候在杭州谈过一个甘肃的女朋友,我们在电子厂认识的,半年后就带回了农村老家,并于当年年底结婚。结婚后她不喜欢我和村里人打麻将,可能手气也不好,每次都输一两千,她觉得我乱花钱,而且在厂里上班也不积极,认为我太懒了,所以不到半年就跟别人跑了。自那以后我就没有再交女朋友,一个人想干嘛都可以,不着急结婚的事,一切随缘吧,就算打光棍也是一样地生活。(WXY,男,36岁)

从WXY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没有上进心的男性很难得到女性的认可,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选择性更多。虽然全国婚姻市场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女性看重男性的“拼劲”,懒惰且有不良嗜好的男性即使成功婚配也难以持续,但他们自己却不在乎,并不认为成家是必须完成的人生大事,这与传统的婚配观念出现了较大差异。

虽然我才三十出头,但没有哪个女孩愿意嫁给一个即将“过气”的男人(即,被社会淘汰的人)。现在想想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上学,“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也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在外打工,现在娶老婆又没钱,而且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懒,只有自己没钱用了才会想到去干活挣钱,“反正也是一个人,饿是饿不死的”。(HJQ,男,32岁)

上述案例是M村80后光棍的典型代表,共同特点是:懒。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具有匿名性的特点,村庄社会是一个透明的生活共同体,由此导致的是“懒惰”在村庄社会中快速传播,村民都会知道哪个人是懒惰的,因而损害了男性青年个体的“名声”。值得注意的是,男性群体并没有执着于成功婚配,在他们的观念中未婚并非“低人一等”,因此,由懒惰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当地80后光棍的主导因素。


[1]陶自祥:《代内剥削:农村光棍现象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渝北S村长子打光棍的调查》,《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