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年核心经济动能的培育路径研究*

作者:裴茜 魏达志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深圳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培育核心经济动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并逐步形成一个全新的模式。深圳核心经济动能的形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通过充满活力市场主体的鼎力支撑、政府市场相向发力的体制优势、创新引领经济科技的动能构造、持续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体系、稀缺资源配置的集约发展模式和可持续新生经济的这六大方面的培育过程,探讨深圳经济特区40年经济增长的发展进程与经验。


三、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的动能构造

(一)集聚拥有创新精神的新兴企业集群

深圳正加速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拥有完整的电子制造和互联网产业链是重要原因,而深圳高效的科技市场转化机制是强效助力。 [8]

一是技术转移机构丰富。深圳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2019年全市累计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市级备案技术转移机构59家;各类创新载体1877家,其中国家级114家,并获批建设鹏城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两个省级实验室,活跃的技术交易机构约9成来自企业。

二是灵活的运营方式。深圳已备案的技术转移机构中,有独立运作的企业法人的技术转移机构最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设立技术转移部门,承担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推广工作,除提供技术信息搜集、筛选、加工、分析,技术咨询与评估,技术集成与运营,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等服务外,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知识产权、定制研发、企业孵化、跨国技术转移、法律与诉讼等服务。

三是专业化服务能力。深圳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除促进技术交易业务外,还进一步深化技术转移服务的专业性,提供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甄别等复杂性高、专业性强的支撑服务。

(二)致力高效转化的技术创新市场环境

深圳积极规范和引导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转移条例》;又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若干措施》,出台了推动中小企业上市; 《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若干措施》来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新模式。涉及综合类、技术市场类、产业化类、技术引进类等的法规和政策,为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9]

2018年深圳市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总额均继续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一,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751项,同比增长7.77%;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82.61亿元,同比增长4.96%,占广东省的42.01%,占全国的3.29%。2018年深圳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82.61亿元,同比增长4.96%,占地区GDP的2.41%。

2018年深圳流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主导地位,全年流向大湾区(除深圳外)技术合同1012项,占大湾区技术合同项数的19.65%,成交额69亿元,占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31.02%;从大湾区吸纳技术合同44项,占深圳吸纳外省市技术合同项数的6.10%,成交额4.60亿元,占深圳吸纳外省市技术合同额的1.83%。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