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理论预期、 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作者:陈理娟 范木珍  2021-10-26 19:01  新传播    【字号:  

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开始转向精神层面的消费,对于公共文化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便是其中代表。一边是社会博物馆人满为患、一票难求,一边是高校博物馆资源闲置、门庭冷落,高校博物馆社会化迫在眉睫。高校博物馆兼具学术性与专业性的馆藏、独特的学人精神等资源优势。但实践中,高校博物馆供给与民众需求的不对称、封闭性和面向高校的资源内循环以及融资渠道单一引致的行为依赖成为其社会化的阻滞因素,亟待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所属高校注意力资源集聚和高校博物馆自身的供给侧改革实现困境突破。


四、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路径抉择

(一)政府应给予充分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我国政府具备强大的资源调动和政策高位推动能力,纳入政府政策议题并以政策产出形式呈现的事项往往会使相关资源快速集聚而得到落实。党和政府对于高校博物馆资源的重视必将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推动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的实现。政策支持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资源,使资金、人才等资源向该领域汇集、预示着该领域良好的发展前景。据此,政府可给予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指导性意见或鼓励并保障高校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之间的人员与经验交流,推动高校博物馆社会化进程。此外,政府的财政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补贴等间接方式也包括拨款等直接方式,针对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税收优惠可以鼓励并吸引民间资本注资,相关专项补贴能使高校博物馆有更多资金搭配的选择,相比之下拨款属于相对传统的财政支持手段,其产生的政府支出乘数效应也远低于前两者,三种财政手段都能不同程度地推动高校博物馆的社会化进程,具体如何搭配须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考量。正向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往往形成合力,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高校博物馆所属的高校无论是省属还是直属,其财政都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有义务去执行政府的相关决策,推动高校博物馆资源走向社会,满足更多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国家可在高校博物馆社会化中给予政策和财政的倾斜,提高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二)高校应以高校博物馆社会化为契机推动开放型大学建设

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战略目标成为各大高校新一轮竞争的高地,老牌高等学府和新晋高校纷纷希望抓住这次机遇扩大其影响力,延揽更多尖端人才入校执教、从事科研活动以及吸引更为优质的生源。而优质生源作为稀缺资源,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质量和科研实力,是衡量一所学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并且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有了好的生源和师资就有更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更多优质毕业生,这会提升高校在应届高考生心目中的期望值,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此外,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建设世界性的高水平大学,这就内在要求入围高校要建设开放型大学,高校博物馆可利用这个契机发挥其优势设计彰显所在高校学人精神、科研实力和办学能力的展陈,加上各高校博物馆均具有独特的建筑设计,容易被前来参观的游客铭记,使高校博物馆成为其所在高校对外交流和走向社会的窗口。高校之间可以就博物馆建设、博物馆资源社会化等议题展开人员、经验交流,推动高校之间的交往使其所在高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与国外博物馆举办联合展出等,合理利用高校博物馆资源使其资源社会化与开放型大学建设融为一体,形成共赢局面。且要加强校地合作,增强学校同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往来交流,推动高校博物馆社会化,提高高校博物馆资源利用率,不仅可以推动高校建设开放型大学,还可避免新建社会博物馆的巨大财政支出,充分吸收当地其他博物馆的溢出效应,就近满足游客需求,也为周边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