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关系治理实践探索—基于深圳市盐田区的案例研究

作者:袁  健  2019-12-09 17:17  新传播    【字号:  

深圳市盐田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实现辖区劳资纠纷连续3年下降,实现平稳可控的劳资和谐大局。这是区别于西方抗争语境,在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下实现劳动关系有效治理的深圳方案。本文通过基层政策工具的分层梳理勾勒出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基本框架体系,呈现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共赢”的中国特色劳动关系治理方式的盐田经验。

整个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基础与核心1。从两个方面看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的提升工作,一是社区的基层劳动关系常态能量。基于以往盐田区的治理实践经验,已经初步探索出以社区创建整合多方资源的基层劳动关系管理服务模式。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更进一步形成社区基层的和谐劳动关系常态能量场。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大区内劳动者、用人单位对于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开展和拓展的议题进行互动交流协商;二是城区的和谐劳动关系公共政策能量场。在后现代公共行政学者看来,制定和修订公共政策的场所就是一个公共能量场2。在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公共部门就开展了相应的专题讨论会和征求意见等工作。但在新时代和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中,还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寻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共赢利益“最大公约数”,以城区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共赢为落脚点,进一步扩大政策的多方意见采纳深度和广度。开拓更广泛的意见征集渠道和落实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需要发挥社会组织及行业协会的治理合力,搭建基于劳动关系的公共对话和意见交流汇聚所需要的新平台。以和谐劳动关系能量场的概念探索多方对话和协商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城区的劳动纠纷和劳资矛盾。

五、研究展望

对于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研究的未来发展,需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的主题。实践证明,只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思维建构良好的劳动关系运行机制,充分尊重和保护劳企双方的正当合法权益,形成社会合作共治的劳动关系治理格局,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3。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所处的空间概念是属于对我国区域内的劳动关系的治理,其强调以我国的党委领导下,以公共部门为主并发挥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的协同合力,共同对劳动关系中出现的纠纷和冲突进行化解,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当前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所处的历史进程来看,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涉及劳动关系的一系列问题所提供的属于中国治理思维下的解决方案。从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特色方式来看,“试验区”是中国“政策试点”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治理实践中特有的一种政策测试与创新机制4。以省市共建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为例,就是一种和谐劳动关系治理实践的模式探索。其中还包括全国各地的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也都在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治理提供实践经验。未来应综合分析各地的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治理特色,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中国特色劳动关系治理经验。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继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中国智慧。无论当下中国学界如何声讨马克斯·韦伯及其学说观点,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就是,东方古国始终都未能出现某个学派,成功地将先秦


1.林萱:《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视角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利益表达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2.樊清:《公共能量场对公共政策的推动及影响》,《环境经济》,2010年第11期。   3.秦国荣:《以十九大精神指引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法治建设》,《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4.周望:《中国“政策试点”:起源与轨迹》,《福州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