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作者:贾 凯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蕴含着全球发展、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1],“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_[2]。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实现对话协商的基本前提。

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意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立足于各国的共建。当今各国的安全状况相互影响:一国之安全不可能建立在他国动荡之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谋求不受外在影响的绝对安全,因为他国的威胁也可能发展成为本国的隐患。因此,必须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和全球反恐统一战线,为全世界人民撑起安全伞。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讲话中指出:“应该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共同消除引发战争的根源,共同解救被枪炮驱赶的民众,共同保护被战火烧灼的妇女儿童,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4]

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学院的讲话指出:“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5]因为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建立在各国经济发展失衡且日趋严重的情况之下,发展要建立在各国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损人利己、转嫁危机的做法既不可取又难以持续,更有违公平正义[6]。坚持合作共赢,就是要推动各国建立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增强各经济体之间的正向联动效应,防止和减少相互之间的负面关联[7];努力创造和扩大各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能相互拆台,而是要相互搭台、补台[8];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其他相关国家的合理关切,从而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繁荣[9]

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0]这段话阐明了正确的文明观的核心要义—推动千姿百态的文明的交流、互鉴。坚持交流互鉴就是要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营养,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精神支撑、心理慰藉,不能满足于欣赏其外在的程度,还应该领略其内在蕴含的人文精神;不能满足于领略其对人们以往生活的艺术展现,还要使其内在蕴藏的精华焕发新的生机[11]推动交流互鉴,必须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民间外交。因为民间外交是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最坚实力量0[12]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3],能够增进各国人民彼此之间的了解、理解、支持与帮


[3]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234567890-^_q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511、7、7、56、132、333、76、81、109、209~210、109、375、512页。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