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作者:贾 凯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蕴含着全球发展、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助,并在他们心中广泛播撒世代和平、共同发展的理念^[1]

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一方面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杭州举行的中美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上的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非一国之力,更非一日之功。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凝聚力量,有效克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动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积累共识,逐步形成有效持久的全球解决框架。只有共商共建共享,才能保护好地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_[2]另一方面,必须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q[3]

四、扩大同各国利益汇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的“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从国家、区域的空间维度与意识维度同时发挥作用[4]。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关于双边命运共同体、区域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论述,既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层次,又从不同维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指引。其内在逻辑是以中国为原点,“扩大同各国利益汇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5],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国与国双边到区域多边再到全球的空间拓展,由意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演进。

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国际关系格局、国际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国关系。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所作演讲阐明了中国对当代大国关系的深入思考:“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6]关于中美关系,他指出:“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7]避免大国对抗、零和博弈。尽管中美因贸易问题引发一系列冲突,但互利共赢的态势没有改变。2019年1月1日,习近平在与特朗普的互贺信中强调:“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重要阶段……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8]既是大国又是近邻的中俄两国正创造出愈来愈多的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中俄关系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树立了典型模范[9]。关于中欧关系,他强调:中国、欧洲地理上相距万里,但生活在同一个时间、空间的命运共同体之内,


[4]1高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依据、思想内容及构建路径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

 

[5]234780-^_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319、424、35、102、388~390、54、333、16、146页。

 

[6]5《中美两国领导人互致贺信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人民日报》,2019年1月1日,第1版。

 

[7]6《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13年3月23日,第3版。

 

[8]9刘同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