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退出的意愿、机制与趋势—基于宅基地退出研究的知识图谱

作者:郑泽宇  2021-09-15 14:41  新传播    【字号:  

伴随着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学界关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研究视角也不断变宽。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破解农村宅基地闲置与土地资源积压浪费的难题、实现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这既是目前的实务热点也是学界研究的关注焦点。文章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全面考察宅基地退出研究的热点主题、演化路径以及研究前沿。研究发现,宅基地退出研究的热点内容包括退出意愿、退出补偿与增值收益分配、退出机制与法律关系等方面,围绕用益物权权能、退地行为、意愿以及多元主体协同退地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是宅基地退出研究的前沿内容。在把握热点与前沿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未来研究应注重宅基地退出法律机制、保障机制与整体机制的完善与细化,为实务需求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

1.宅基地退出补偿与增值收益分配

这一部分的关键词以“利益分配”等高频关键词为代表,同时包括“有偿退出”“退出补偿”“土地经济”等关键词。相关研究成果以协同理论、供给侧改革理论、发展权理论等为视角,包括退出补偿的法制化与常态化、市场价值与补偿标准挂钩衔接、多元主体补偿视角下的退出补偿机制构建、宅基地价值评估、退地后增值收益测算与利益分配模式研究等方面。

系统的研究成果以胡银根等人所作经济学视阙下补偿标准测算结论[16]为代表;在法学层面要求明晰宅基地产权,确立支配权,促进宅基地退出补偿合法化[17];秉持“公平与事先”的补偿原则,遵循“市价”补偿标准,兼顾弱者生存发展权[18];以宅基地的市场价值为标准,在合理区间内不断提升补偿标准[19];在管理学层面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在农民宅基地退出中的角色定位,加强退出整体规划与布局,构建利益补偿机制[20],构建土地市场机制下多主体协同的退出运作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共赢[21];以市场机制改革、行政基础性制度环境改善、集体经济组织结构体系重组为核心实现有偿退出[22];供给侧改革研究背景下提出补偿机制搭建的方法论[23];在经济学层面主要对补偿标准进行了探讨,比如要求科学地构建测算评估模型,评估宅基地价值,包括经济、社会价值、身份价值以及代际继承[24];补偿标准依据宅基地负载、增值与保障三个层面,考虑综合损失,对相关补偿费用进行量化与分割[25];补偿标准参照城市土地原理与方法测量[26],通过假设开发法、收益还原法等方式核算土地价值[27]等。另外,在补偿研究之后,新近研究重点关注农民退出宅基地后、因宅基地市场化而产生的增值收益分配这一问题上。有研究指出溢出收益的分配机制与补偿机制不同,可参考宅基地价值、对农民补偿的差额以及土地入市收益间的比例值来分配增值收益[28];基于发展权的视角分析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民之间利益分配模式[29],结合实证构建动态联盟分配模型,测算出农民退地承担风险的最大值与获得收益分配的最大额的必然关系[30],基于博弈视角模拟农民宅基地退出收益分配的机理,提出强化退地补偿政策的执行力[31]等。

整体而言,补偿与增值收益分配研究是宅基地退出研究成果中最为丰富的一级,多元学科的视角在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溢价分配利益模型、分配机制、分配比例等层面协同展开研究,相互衔接或耦合,共同构成实务中宅基地农户利益保障的理论框架。学界在补偿标准与资金来源领域基本形成研究共识,热点研究的趋向是使农民利益随着退出宅基地而逐渐增加。同时,在增值利益分配这一问题上,围绕分配主体与分配比例等问题,现有成果存在较大的观点出入,未来研究需要强化论证。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