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的精神分析意蕴*

作者:左路平 吴学琴  2021-09-15 14:41  新传播    【字号:  

马尔库塞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将性欲放在了人类解放的关键位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爱欲解放的理论。他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具有重要意义,揭示了发达社会条件下,统治阶级是如何利用社会心理操纵来潜移默化地完成意识形态控制的,并且指出了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心理效应,在此基础上,他为摆脱意识形态控制提供了明确路径,这些研究都为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为意识形态批判提供了新视野。但是,马尔库塞对意识形态进行的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明显背离了唯物史观立场,而且在提出逃离意识形态控制的现实路径时也显得力不从心,无法为完成真正的社会革命提供思路和指导,他的思考和研究也大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无法实践。


一、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爱欲解放论”

马尔库塞在结合弗洛伊德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一方面以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来重新解读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理论,另一方面又以弗洛伊德的爱欲理论来尝试补充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以爱欲的解放为人的解放的目标,并将劳动解放与之联系起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爱欲解放思想是在发达工业时代由于操控原则所导致的全面异化背景下,马尔库塞为走出人的‘压抑性生存’,寻求非压抑性文明的有益尝试。”[1]这种尝试为批判现实、揭示异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但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相关理论的一种误读或错误阐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将感性的爱欲作为解放的目标显然不可行,“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一种本能的升华和释放,是一种优先和最后都是审美意义上的解放”[2],因而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审美解放,造成了对马克思解放理论的倒退。

在马尔库塞看来,爱欲是人的本质,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爱欲的压抑愈来愈大,人的有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愈发增强,现实原则战胜了快乐原则成为人们从事实践生活的第一原则,因而,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要解放人的爱欲,因为爱欲是源于人的本能的欲求,体现了人的本质。在异化了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大众传媒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机构都在完成着整体性压抑的使命,即对人的本能的压抑,通过有意识的控制完成对无意识的压抑,进而实现统治和社会控制的目的。马尔库塞认为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满足着人们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再生产着统治,为其辩护。为此,要实现人的解放,就需要从爱欲的解放开始,正如马尔库塞指出的:“在一个异化的世界上,爱欲的解放必将成为一种致命的破坏力量,必将全盘否定支配着压抑性现实的原则。”[3](P67)也就是说,在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借助各种途径对爱欲进行着压抑,而爱欲的解放必将摧毁这一切。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