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思想中的艺术与道德

作者:郭玉生  2021-09-15 14:41  新传播    【字号:  

苏珊·桑塔格反对从艺术作品中探寻真理性和道德性深层意义的传统阐释方式,主张艺术批评应该从关注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社会道德内涵转向恢复艺术作品自身的明晰可感性。不过桑塔格并不否定艺术与道德之间存在联系。她虽然反对要求艺术家具有明确的道德目的,但她倡导艺术的道德性,即她所说的“新感受力”。艺术提供的审美体验与现实生活体验之间的距离对于培养人的道德感至关重要,艺术的风格就决定于这种距离。桑塔格对风格化艺术的肯定显示了她反对艺术的道德教化功用的一以贯之的观点。桑塔格提倡的“坎普”虽然颠覆了传统的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但实质上将艺术与更为宽泛意义的道德观念密切联系起来,体现了更为深层的道德关怀。


总而言之,桑塔格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否定了注重发掘作品真理性与道德性深层意义的艺

术观念,认为这种艺术观念将感官体验变成道德认知,而艺术的本质并不在于抽象的道德训诫,而在于来自形式的审美快感,艺术批评应该重视自我创造、直觉感受和生命体验。同时桑塔格反对将艺术与道德对立起来,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艺术与道德的褊狭理解,即艺术被理解为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道德被理解为人的行为准则的集合。在桑塔格这里,无论是“反对阐释”,还是“新感受力”、“坎普”,最终指向的都是生命的自由和解放,这也是桑塔格对于道德内涵的理解,由此道德不是普遍适用的既有行为规范,而是人对于行为的感受力。桑塔格进而强调,艺术可以提供道德愉悦,艺术感受力能够滋养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桑塔格抽空内容,推崇形式,艺术与道德关系的基础就在于形式提供的直观快感和透明体验,形式的美则具有物质性、肉身性、人工性。基于此,与形式密切相关的“新感受力”就非常容易被遵循消费逻辑的流行文化利用,沦为单纯的艺术技巧,进而成为实现商业价值的手段,失去滋养人的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由此如何使艺术获得道德维度而呈现生命的丰富性是桑塔格并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利兰·波格. 《桑塔格谈话录》序[J].姚君伟,译.当代外国文学,2013(3):163-166.  

[2][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Geoffrey Heptonstall. The legacy of Susan Sontag[J]. Contemporary Review, Autumn2007:43-51.

[4]徐岱,周静.被误读的先锋诗学—桑塔格批评理论之批评[J].学术月刊,2009(11):105-111. 

[5][西]奥尔特加·加塞特.艺术的非人化[M]//周宪,译.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当代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6] Michael Kelly. A Hunger for Aesthetics: Enacting the Demands of Art[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2. 

[7][美]苏珊·桑塔格.同时:随笔与演说[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8] [意]翁贝托·艾柯.丑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9]Liam Kennedy. Susan Sontag: Mind as Passion[M].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