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美国教育传教士粤港澳活动述略

作者:何思兵  2019-11-28 17:04  新传播    【字号:  

19世纪在广州、澳门和香港通过兴学传教的美国教育传教士,承传了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的教育模式,相继开办了马礼逊学堂、宏艺书塾、真光书院和格致书院等教会学校,开启了美中教育交流之先河。他们开拓性的教育实验和理念,为此后美国教会学校在中国内地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对现代中国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何显理、鲍留云、哈巴安德和那夏理等传教士的书信日记、回忆录和办学报告等原始资料,可以追寻到他们在华办学传教的踪迹,探究他们的心路历程与教育实践。

[摘要]19世纪在广州、澳门和香港通过兴学传教的美国教育传教士,承传了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的教育模式,相继开办了马礼逊学堂、宏艺书塾、真光书院和格致书院等教会学校,开启了美中教育交流之先河。他们开拓性的教育实验和理念,为此后美国教会学校在中国内地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对现代中国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何显理、鲍留云、哈巴安德和那夏理等传教士的书信日记、回忆录和办学报告等原始资料,可以追寻到他们在华办学传教的踪迹,探究他们的心路历程与教育实践。

[关键词]教育传教士 美中教育交流 教会学校 女子教育 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K25;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575(2019)01-0079-12

一、前言

英美新教教会向中国传教始于19世纪初年。最早到中国传教的新教传教士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由于当时垄断英国对华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禁止传教士来华,马礼逊只好取道美国,在美国教会和美国对华贸易商人的资助下,带着美国国务卿致美国驻广州领事的介绍信,于1807年到达广州。马礼逊抵华后,一直呼吁向中国派出更多传教士。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简称美部会)于1810年成立后不久,就将中国列为其主要海外传教地。在广州设立商行的奥立芬(David W. C. Olyphant,1789-1851)等美国对华贸易商人,在1827年也向美部会提议,请求派遣两名传教士协助马礼逊在广州开展传教活动。1829年,美部会终于决定派遣裨治文(Elijah C. Bridgman,1801-1861)及雅裨理(David Abeel,1804-1846)到中国传教。他们在1830年2月到达澳门和广州,在奥立芬等商人的协助下,开始了美国新教教会对华传教事业1


编辑:实习生sznews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