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治理的深圳经验:以“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例

作者:李丹舟  2019-12-03 15:30  新传播    【字号:  

深圳文化建设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区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进阶为“文化立市”(2003年)、“文化强市”(2010年)和“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2016年)。作为城市文化治理的有机构成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特区城市初期的文化基础设施兴建和文化活动展开,逐渐拓展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政策完善和纵深覆盖。“图书馆之城”的案例深刻说明深圳从“经济深圳”转向“文化深圳”的文化自觉,在治理要素上体现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在治理目标上则旨在通过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来推动全民阅读的社会化参与,富有书香气息的城市人文精神彰显出这座移民城市所具备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学者高小康在2018年“新时代与特色文化小镇”会议上谈及,当前城镇再开发过程中主要倚重于政府的行政规划和企业的投资经营,这一思路的弊端在过于强调规模扩张和资本效益,而空间生产的终极目的理应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化的价值对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解决城市快速更新导致的传统社会文化结构濒临重组、城市社区和新移民趋于碎片化、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缺位、城乡二元结构鸿沟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公共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着意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重要的是召唤起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治理”这一理论命题是基于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和城市公共事务管理而提出,在中国则涉及政府与社会通过协商民主的治理结构来达到“善治”的治理目标。在具体的战略设计层面,除了构建文化治理的框架体系和广泛吸收中外经验之外,必须注意到文化治理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双向并轨的内在关联—正是因为城市更新面临的发展瓶颈是必须关注人居生活的空间正义和地方文脉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和“人民性”故而成为应对这一问题的良方。具体而言,以多中心治理为内核的“政府-社会”双元主体治理结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IP化与数字化,可视为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文化解决方案。

如何以文化的公共性来消弭城市更新导致的“城市病”?经历过快速工业化而使一座小渔村迅速发展为现代都市的深圳有其独特的制度性经验。早在经济特区创立初期,深圳的定位确立为在国家设立的经济区域内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构建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随着经济体量的迅速增长和物质文明的快速积累,深圳自新世纪以来出于“土地、能源、人口、环境”的难以为继而必须向高科技附加值的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型,城市发展也从“经济深圳”向“文化深圳”转型。在“文化”这一城市定位的驱动下,深圳市委、市政府将特区的文化建设从创立伊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为“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深圳文化创新2020”战略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随着大幅进行治理结构、治理对象和目标的全方位改革。“图书馆之城”建设恰恰是深圳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缩影:不仅以“阅读”作为核心IP来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更透过大批覆盖全市(区)的公共图书馆兴建、丰富多元的阅读文化活动的开展、阅读文化的数字化提升等举措来打造深圳的城市人文精神。总的来说,深圳的经验在于向那些正在或即将进行大面积城市更新和空间改造的地方提供一套“政府如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启示。

作者简介:李丹舟,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广东深圳 518060

【责任编辑关万维】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