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治理的深圳经验:以“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例

作者:李丹舟  2019-12-03 15:30  新传播    【字号:  

深圳文化建设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区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进阶为“文化立市”(2003年)、“文化强市”(2010年)和“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2016年)。作为城市文化治理的有机构成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特区城市初期的文化基础设施兴建和文化活动展开,逐渐拓展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政策完善和纵深覆盖。“图书馆之城”的案例深刻说明深圳从“经济深圳”转向“文化深圳”的文化自觉,在治理要素上体现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在治理目标上则旨在通过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来推动全民阅读的社会化参与,富有书香气息的城市人文精神彰显出这座移民城市所具备的文化自信。

西方的城市化走过类似的道路,从清拆重建的城市更新到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城市再生,观念的转变揭示出解决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拒斥(social exclusion)问题才是让城市旧貌换新颜的内在要义。其中,城市更新主要由政府部门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多部门协同治理结构来改进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在手段上以社区参与、PPP模式(又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和企业主义为显著特征。与西方相似,政府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我国城市更新的主管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推进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完善城市整体功能上起到了引导作用。而城市更新转向“文化”之后出现的工业遗产、“特色小镇”等新型空间,以及历史文化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寻求未来空间转型升级,均需要文化主管部门的加持。事实上,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已提出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至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旅游、文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可以看到,文化部门在城市更新中发挥的作用不仅是现实需要,同时已经在管理机构的层面做出调整。

基于上述现象,深圳在城市文化治理上有哪些制度性的经验和启示?本文通过梳理深圳的城市创立沿革和总结创新型城市的制度优势,通过把握深圳文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认为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治理结构现代化、治理要素专业化和治理方式数字化等特点,以“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代表的案例说明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为城市描绘和谐灵动的肌理而避免成为只能用来入睡的空城。

二、深圳文化治理的制度性经验

(一)创新型城市的深圳特点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可谓城市文化的根基所在。早在西晋时期深圳便设置郡县,宝安县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因其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以及依山靠水的独特地貌,在本地人的基础上,数百年来陆续有广府人(一般认为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粤语民系)、客家人(多栖居在东部和北部的山区)、潮汕人来到深圳,构成一种将广府和潮汕的“咸水文化”与客家“淡水文化”相结合的“咸淡水文化”,这可以说是深圳文化的前身1。立足于文脉传承的角度,深圳文化固然有其独具特色的历史发展轨迹,但现代城市文化的兴起则必须置于经济特区的成立及30余年来政策创新的现实语境下进行分析。已有研究发现,20


1.根据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风俗》记载:“邑在晋为郡,西晋永嘉(公元307-313年)之际,中州人士,避地岭南,多留兹源土,衣冠礼义之俗,实始于此。”三拨移民潮给深圳带来多样化的方言构成、以“三鲜”“三咸”“三啫”为特色的饮食习俗,融合砖瓦排屋、围屋等建筑在内的传统民居,以农业、渔业等为组成要素的生产方式,丰富多元的婚嫁寿诞习俗,以上也为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廖虹雷:《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海天出版社,2016年,第9~10页。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