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治理的深圳经验:以“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例

作者:李丹舟  2019-12-03 15:30  新传播    【字号:  

深圳文化建设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区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进阶为“文化立市”(2003年)、“文化强市”(2010年)和“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2016年)。作为城市文化治理的有机构成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特区城市初期的文化基础设施兴建和文化活动展开,逐渐拓展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政策完善和纵深覆盖。“图书馆之城”的案例深刻说明深圳从“经济深圳”转向“文化深圳”的文化自觉,在治理要素上体现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在治理目标上则旨在通过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来推动全民阅读的社会化参与,富有书香气息的城市人文精神彰显出这座移民城市所具备的文化自信。

从治理要素上看,深圳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的特点可理解为“阅读”的IP化,集中体现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首先,“图书馆之城”可追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共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公共阅读设施的兴建和管理提供了政策指导,包括《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1997年)、《深圳市社区(村)图书馆业务规范》(2001年)、《深圳市社区(村)图书馆达标评估标准》(2001年)、《深圳市社会文化工作考评标准》(2001年)等系列文件就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业务、管理体制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2003年“图书馆之城”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一并构成“两城一都”的城市整体形象定位,纳入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部署。由深圳市政府、市文化局筹建的“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推进办公室”明确“图书馆之城”的建设规划,出台《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3-2005)三年实施方案》(2003年),旨在对全市辖区图书馆设施兴建进行指标量化。迄今为止,有学者总结认为“图书馆之城”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三方面成效:一是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网络建设日趋完善,二是全市文献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并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三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稳步推进1。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深圳的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以32820.12(千册)位居第三,2014年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以人均920.03本排名全国第一2。位于市中心莲花山脚下的中心书城有别于其他的地产商业综合体,这座以体验式阅读和图书新业态为诉求的书城文化综合体通过“书城+电影院”“书城+文化旅游”“书城+文化公益活动”等模式的叠加效应,积极打造城市公共文化地标与传播全民阅读文化。

其次,以深圳读书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将公共文化活动有效地融入公共图书馆和书城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致力于公共阅读产品及文化服务的深层对接。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全民阅读文化活动,深圳读书月早在2000年11月便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创办,目的在于“让深圳成为一个因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3。诚如首届深圳读书月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定为活动主题,明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这座特区城市理应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每一位市民文明程度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来实现城市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营造书香社会,共创美好未来”向“新时代,新阅读”的主题轮换,深圳读书月已走过十八个年头,其内在机制鲜明地体现出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治理结构特点—“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4,逐渐探索出一条以“阅读”为IP的城市文化治理道路。每年一届的深圳读书月已发展为深圳的一项文化品牌,旗下的子品牌涵盖“读书论坛”“阅读与藏书推荐书目”“图书漂流”“年度十大品牌好书评选”


1.温诗步主编:《深圳文化变革大事》,海天出版社,2008年,第158~159页。   2.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总队编:《深圳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第355页。   3.陶一桃、鲁志国等著:《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33页。   4.政府倡导指的是领导担任读书月组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市宣传文化基金划拨专项财政资金资助相关活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投入行政力量推动读书月活动的开展;专家指导指的是专家指导委员会针对读书月活动策划及市民阅读活动进行辅导;社会参与指的是以“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为方针,充分调动全市民众的参与热情;企业运作指的是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确立为承办单位,统筹并发动相关企业参与读书活动的具体承办;媒体支持指的是中央到地方、平面媒体到数字媒体全方位报道和刊载读书月的信息。尹昌龙主编:《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49页。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