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治理的深圳经验:以“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例

作者:李丹舟  2019-12-03 15:30  新传播    【字号:  

深圳文化建设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区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进阶为“文化立市”(2003年)、“文化强市”(2010年)和“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2016年)。作为城市文化治理的有机构成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特区城市初期的文化基础设施兴建和文化活动展开,逐渐拓展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政策完善和纵深覆盖。“图书馆之城”的案例深刻说明深圳从“经济深圳”转向“文化深圳”的文化自觉,在治理要素上体现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在治理目标上则旨在通过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来推动全民阅读的社会化参与,富有书香气息的城市人文精神彰显出这座移民城市所具备的文化自信。

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生产体系分工转移而推动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国际形势转向“和平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为深圳经济特区创立的宏观背景1。而之所以选择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地区,则与20世纪70年代末的几个历史事件相关2:一是1978年4月,国家计委和外贸部联合组建的考察组对香港和澳门进行实地考察,向中央建议把毗邻港澳的宝安和珠海规划为出口基地以及面向港澳游客的游览区,这一考察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的认可;二是1979年1月,作为交通部驻港商业机构的香港招商局呈请国务院在位于深圳西部的蛇口兴建码头、船坞等一批与交通航运相关的企业,提出利用国内相对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结合香港和国外的资金、技术等来推动工业化建设,这一主张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于1979年夏天展开蛇口的工业区建设;三是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提出在广东试点开放、建设贸易合作区的思路,邓小平同志表示赞同:“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3月,国务院召开广东和福建两省工作会议,提出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至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由此诞生。

特区之“特”体现为在国家设立的特定经济区域内实现一套特殊的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以此来探索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扩大对外开放与构建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两个层面的实践方案。一方面,从体制改革创新来看,深圳经验突出表现为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经济体制改革与上层建筑改革四方面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发展道路3。自特区创立起,具体的改革方案涵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股份制改革、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及住房制度改革、基建管理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劳动工资保险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性改革。在30余年间,深圳不仅实现了从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再到经济增长方式向“效益深圳”的转型,更在管理体制上多方推进,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和谐深圳”等政治与社会建设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从坚持对外开放来看,深圳经验体现为充分发挥邻近香港的区域特色,立足于国内与国际两种市场环境的优势下积极探索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三来一补”等模式,融合“引进来”与“走出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起到了引领作用4。肇始于蛇口工业区的对外开放,特区通过开放沙头角镇、引进外来技术和原材料、联合对内经济技术、开放罗湖等边检口岸等举措来提高开放程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确立外向型经济为方针的发展纲要,实现城市从农业过渡至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深圳在以加工贸易为特点的工业基础上进一步抓住全球生产分工调整而推动产业结构趋于信息化和高科技化的历史机遇,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物流、旅游为


1.陶一桃、鲁志国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要》,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7~31页。   2.董建中主编:《深圳经济变革大事》,海天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3.江潭瑜主编:《深圳改革开放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4.江潭瑜主编:《深圳改革开放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