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下女性的成长困境—《寒夜》与《包法利夫人》主人公形象解读

作者:张伊楠  2020-09-02 10:37  新传播    【字号:  

巴金笔下的《寒夜》与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运用、女性意识表达上有其相似处和差异性,因此本文以曾树生和爱玛等主要人物为分析对象。


成长起来的女性,她萌发的浅层女性意识令其向往男女平等,她“渴望生男孩、时常穿着男人的衣服、叼烟斗等举止也显现出她对女性弱势群体的认识以及对于性别平等的最初要求”[1]。而恰恰正是这样的观点意识使她陷入命运的深渊,在社会中的女性没有真正实现财务自由、人格独立的情况下,若想从男性名下的“附属品”中挣脱出来,近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爱玛对于爱情和激情呈现出执迷不悟的态度,“将自己事业的理想寄托于爱情,希望爱情能让她享受到事业上的成功的快乐”[2]。可以说,这样远离现实、沉溺于幻想世界的人生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从人际交往中窥探,推动爱玛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商人勒乐在物质层面的贪婪勒索。在资本主义急速发展的工业社会,资产阶级为扩大自己的财富不择手段地进行资本积累,勒乐便将倒货的“捕猎”目标瞄准为虚荣且无知的爱玛。兜售物品时阿谀奉承,讨要外债时不通情理,资产阶级丑陋的嘴脸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把富有反抗意识的爱玛打击得一蹶不振,而侧面亦说明作者福楼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和抨击。其次,爱玛没有真正的知己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无法挽回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年失去母亲,少年没有玩伴,成年丈夫平庸,试图向牧师祷告挣脱精神枷锁却效果衰微,独自一人承受所有的苦闷和压力无法释放,只得使她一步步走向沉沦。在文化内涵层面,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观便是“金钱至上”,不论是包法利家族还是卢欧家族对婚姻的唯一考虑就是金钱。包法利老夫人为了钱,让儿子迎娶拥有大量遗产的寡妇;卢欧老爹为了钱,甘愿把女儿嫁给行走乡间不计较陪嫁的医生。这样的金钱意识贯穿始终,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在向我们展示“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金钱,爱玛嫁给了平庸的包法利;因为金钱,罗尔道夫拒绝了爱玛的私奔要求;因为金钱,莱昂二次追求爱玛整日在外幽会;因为金钱,骄奢淫逸的爱玛被逼无奈服毒自杀……生活的一切价值都要靠金钱来体现,可以说,这是爱玛走向堕落和毁灭的终极诱因。

综上所述,虽受不同社会环境、文化因素的影响,两位女主人公的结局一个是出走一个是死亡,但悲剧性的命运如出一辙。女性意识觉醒的她们,奋力划开旧式社会裂开的口子,去尝试吸吮外部世界新鲜纯净的空气,挣脱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和伦理道德的束缚,即便是用不对等的代价来交换亦在所不惜,只求做出顺从内心的人生抉择和追求幸福的决定,进而获得渴求已久的自我成长和自由发展。通过两部现实主义小说《寒夜》和《包法利夫人》的对比解读,我们可以较为深入地探究出其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技法运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一步探讨了中西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意识的异同,挖掘出了悲剧发生的更深层次的个人与社会因素。

 

 

 

作者简介:张伊楠,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山东威海 264209


[1]李嘉懿、张瑾:《谁“杀死”了爱玛?—隐藏在爱玛之死背后的政治原因》,《法国研究》,2015年第4期。

 

[2]廖存希:《〈包法利夫人〉中的三类典型悲剧女性形象》,《文学教育(上)》,2014年第4期。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