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到儒家*

作者:朱刚  2021-08-10 11:24  新传播    【字号:  

哲学曾被规定为一种回家的冲动。但“家”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同意义:首先,作为亲亲人伦关系的家;其次,作为人类栖居之场所的家;最后,作为人类的终极归宿和安身立命之所的家,即终极的意义源头意义上的家。当哲学被规定为回家的冲动或思家之情时,这里的“家”其实是就第三个意义而言的。但它既然被称为“家”,那么这一事实就已暗示出它与前两个意义上的家有着隐秘关系。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人类的文明史或哲学史上,儒家正是以亲亲人伦之家为终极的意义源头;列维纳斯也以自我与他人之关系—其原初形态正是亲子关系—为人的最终归宿;而后期海德格尔则以作为栖居之所的家为他所理解的终极家园—存在—的显现场所。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与儒家对于家的思考,尤其是对于家与终极的意义源头之关系的思考,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家的现象学。


引言:家作为哲学问题

2019年春节,一部《流浪地球》成为最火热、最具话题性的电影。抛开其他话题不谈,从哲学上看,这部电影触及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即人类的终极家园究竟何在。[1]当然,这里所说的“终极家园”还并不是《流浪地球》表面上寻找的人类栖居之地,即作为空间性场所或居所的家,也不是作为亲亲人伦关系的小家,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家园”,即能赋予我们有限人生以意义、拯救我们必死生命于虚无的终极意义源泉,亦即所谓安身立命之所。所以这里要区分三个不同意义上的家:首先,作为亲亲人伦之关系的家;其次,作为人类栖居之所的家;最后,作为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即终极意义源头的家。这三个不同意义上的家既然都被称为“家”,就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隐秘关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比如,儒家就认为,构成人类终极意义源头(第三个意义上的家)的正是亲亲人伦意义上的“家”,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在有所弱化的意义上也持此观点。又如,列维纳斯与后期海德格尔在某种意义上将作为栖居之所的家与作为意义源头的家联系起来思考,从而赋予前者以哲学意义。

于是,这三个不同意义上的家的关系就构成了一个哲学问题。[2]对这一哲学问题的探讨正是本文的任务。但本文并不拟直接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而是要借助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和儒家这三方关于家的哲学思考(或者说关于家的现象学[3])来展开我们的讨论。为什么恰恰选择这三方?首先当然是因为,三方围绕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都有极为丰富、深刻的哲学思考;其次是因为,这三方关于家的哲理思想有很大的交叉性,正可以展开相互对话:一方面,列维纳斯的哲学原本就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批判,其家的现象学也直接构成海德格尔家的现象学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列维纳斯和海德格尔的家的现象学之所以相互对立,又正是因为它们在“人”和“存在”之间各执一端;而与他们相比,儒家对家的理解恰恰是贯通人伦与天道(“存在”在中国哲学中的对应者):所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4]正此谓也。最后,他们关于家的哲学思考又分别体现或代表三种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海德格尔家哲学的背后是以存在论为主导、以人与存在(自然)之关系为基本关切的希腊式哲学文化传统;列维纳斯家哲学的背后是以神学为主导、以人与神之关系(列维纳斯将其转换为自


[1]海德格尔曾在其《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中引述诗人诺瓦利斯的话说:“哲学是真正的思乡,一种随处都要回家的冲动。”海德格尔自己进而则把“思乡”规定为“哲学活动的基本情绪”。参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赵卫国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8~9页。

[2]“家”在传统西方学术中更多是被当作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题,很少被作为严肃的哲学主题,以至于旅美学人笑思先生的《家哲学》一书直接以“西方人的盲点”为副标题(参见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商务印书馆,2010年)。吴飞也曾指出:“西方人对人伦关系的重视超乎我们想象;但从其哲学思想上看,西方文化又确实没有发展出中国思想中这样基础性的人伦学说。”吴飞:《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三联书店,2017,第449页。

[3]“家的现象学”是笔者的说法。但在现象学传统中其实早已有对家的现象学讨论,如海德格尔、列维纳斯等。儒家关于家的哲理含义的阐发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关于家的现象学式的思考。德国现象学家汉斯·莱纳·塞普曾有“现象学的家园学”(phänomenologische Oikologie)这一说法,但其主题与我们“家的现象学”所讨论的主题并不完全相同:它“首先要问的是,生命主体的哪些场所使人向世界的摄入成为可能,并支配着这一摄入……;然后要问的是,这些驻泊在人的身体性中的场所,是如何为人成为‘伦理存在’而创造可能性条件的。”见汉斯·莱纳·塞普:《现象学与家园学》,张任之编,靳希平等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第225页。

[4]《中庸》第12章。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6年,第23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