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到儒家*

作者:朱刚  2021-08-10 11:24  新传播    【字号:  

哲学曾被规定为一种回家的冲动。但“家”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同意义:首先,作为亲亲人伦关系的家;其次,作为人类栖居之场所的家;最后,作为人类的终极归宿和安身立命之所的家,即终极的意义源头意义上的家。当哲学被规定为回家的冲动或思家之情时,这里的“家”其实是就第三个意义而言的。但它既然被称为“家”,那么这一事实就已暗示出它与前两个意义上的家有着隐秘关系。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人类的文明史或哲学史上,儒家正是以亲亲人伦之家为终极的意义源头;列维纳斯也以自我与他人之关系—其原初形态正是亲子关系—为人的最终归宿;而后期海德格尔则以作为栖居之所的家为他所理解的终极家园—存在—的显现场所。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与儒家对于家的思考,尤其是对于家与终极的意义源头之关系的思考,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家的现象学。


它吞噬一切、抹消一切,遵循同一性的法则,以其总体性同时还原掉自我与他人,因而以存在为最终本原的西方传统存在论充满了暴力,本质上是一种强力哲学。[41]与海德格尔从存在出发、将存在视为此在之终极家园不同,在列维纳斯哲学中,匿名的、非人的存在(有)不仅不是人需回归的终极家园,相反,它恰恰是人要出离和挣脱的无名牢笼或深渊。

然则该从何出发理解人之本质?在列维纳斯看来,人的本质应归属于人与人格性的神圣者或上帝的关系,进而归属于与他人的关系。他曾经明确将他对人之本质的这种理解与海德格尔的理解进行对照,他说:“在‘实存者’那里,在人类存在者那里,在海德格尔称为‘存在者之存在性’那里,我们隐约看到的不是存在的隐藏或‘遮蔽’,而是一段朝向善的旅程,朝向与上帝之关联的旅程……”[42]因此,人的本质就“既非自然之化身,亦非概念之环节,也非‘……存在之在场’的明晰表达”,而在于向他人的超越,在于对他人的应承或责任,正是在这种责任或应承中我才成为“人性主体”:“那在泪水与欢笑之边缘处被召唤向种种责任的人性主体”[43]。于是人的人性就不在于对存在的归属,而是在于更多地委身于他人这样一种“神圣性”:“我相信正是在这种神圣性中诞生了人”[44],列维纳斯如是说。正因为人的本质就在于自我与他人或上帝的这种人格间关联,在于自我向他人的超越(而非向存在的超越),而同时人似乎又总是处于存在的统治之中,总是首先被从存在出发加以理解,所以对于列维纳斯来说,其哲学的首要课题就是如何使人从存在的无所不在的统治、支配中摆脱出来。而人,如上所言,对于列维纳斯来说又只能是作为自我与他人,所以上述问题就具体化为:“我”如何从存在中拔根或出离于存在,如何形成自身,从而进入与他人的关联亦即应承他人?正是在这里,“家”的意义凸显出来了:因为在列维纳斯看来,唯有通过家以及家政性活动,自我才能真正从存在中摆脱出来,才能具体地形成自身。对此,列维纳斯曾明言道:自我相对于存在的“绝对的独立并没有在抽象思想的形式主义中穷尽其本质。它是在家政性实存的全部的丰富性中实现自身”[45];因而,自我的内在性“将显现为一种在家的在场,后者意味着居住与家政”[46]。换言之,自我的独立与内在性并不是通过笛卡尔的我思或康德-胡塞尔式的先验自我实现出来—它们还是太抽象、太形式化了—而是通过“家政性实存”实现出来,通过作为“居住与家政”的“在家的在场”实现出来。所以“家”以及家政性实存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

然则家如何做到这一点?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先澄清在列维纳斯哲学中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事物,以及它的原初功能究竟何在。首先,与东西方主流文化对家的理解类似,列维纳斯也把家理解为一种相对于外部公共世界而言的内在场所,一种“内在性”或“内部性”[47]。作为内部性或私密性的场所,它涉及的是从世界中的回撤。由于撤出了世界,所以相对于世界而言,家便具有了一种“治外法权”:世界的法则不再能延伸到家庭内部,存在论秩序在这里“失灵”。[48]


[41][45][46][47][48]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朱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7页,第34页,第88页,第132~133页,第132页。

[42]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王恒校,“第二版序言”第3页,译文有改动;参见Emmanuel Levinas, De l'existence à l'existant, p.13.

[43]Emmanuel Levinas, Autrement qu'être ou au-delà de l'essence, La Haye: Martinus Jijhoff,1974, p.22.

[44]莱维纳斯(列维纳斯):《道德的悖论:与莱维纳斯的一次访谈》,孙向晨、沈奇岚译,《文化与诗学》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2~203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