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追踪技术与翻译过程研究:基于知网数据的计量分析*

作者:刘永杰 许悦萌 牛一琳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眼动追踪技术这种数据收集方式缘起于19世纪,因其生态效度高、数据丰富精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研究。本文基于对眼动追踪技术应用研究的梳理,发现该项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心理学科,集中在阅读研究方面,而在国内翻译过程研究中应用很少,主要是针对该技术在国外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对国内翻译研究的启示。本文指出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将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同时提出该技术与击键记录法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形成多元互证模式将成为翻译过程研究的必然趋势。


除心理学科外,眼动追踪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生物学等学科运用的较多。但眼动实验在外国语言文学,尤其是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仅有43篇文章涉及外国语言文学。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研究人机交互、网络搜索、用户体验等[23-25]。在体育学科方面,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棒球、排球、游泳等运动员注视分配、注视模式、专项信息处理效率、处理运动情境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采取决策的速度等[26-28],相关研究在运动员认知决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在运动员训练中得到充分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动员技巧与实战能力。

从期刊分布来看,在前32本期刊中,与心理学相关的期刊共10本、与生物学、医学相关的期刊共8本、教育类3本、工程类3本、计算机类2本、大学学报2本、其他类各1本。(图5)可以看出,期刊的种类和数量与眼动追踪技术在某一学科应用的情况密切相关,越成熟的领域发文量越多,反之亦然;正如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科的应用与其高发文量成正比,我们可以看到仅有《外语教学与研究》一本语言学类期刊而且其发文量很低。

(四)机构分布

从研究机构来看,天津师范大学发表的有关眼动实验研究论文以232篇高居榜首,占总发文量的11.65%,近乎是发文量排名第2的北京师范大学的2倍。(图6)这是由于天津师范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较早的开启眼动研究并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相关研究活动。如在2004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沈德立先生和国际著名眼动专家Keith Rayner教授共同发起和组织了第一届中国国际眼动研讨会(http://psy.tjnu.edu.cn/info/1071/3397.htm)。此后,天津师范大学又承办了第二届、第四届中国国际眼动大会,第一届、第二届全国眼动追踪技术应用高级研讨班。除国内核心期刊外,自2000年起,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还在Journal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British Journalof Psychology, Reading and Writing等SSCI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并出版4部有关眼动研究的专著。由此可见,天津师范大学在眼动和认知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并成立了一支经验丰富的跨学科研究团队。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