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及其成因研究—对深圳资源配置模式与制造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作者:张军超 杨文宇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提升主要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等。以深圳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构建面板数据,处理资本、中间投入、直接材料消耗、劳动力和价格指数变量等方面全面规整深圳2005-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制造业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TFP),重点分析其生产率动态演变中资源配置效应。结果显示,2009-2014年深圳制造业TFP年平均增长2.58%,高于同期中国TFP年均1.31%的增速。从 TFP离散度等指标看,深圳制造业存在一定的资源误置现象,但资源重置优化程度逐渐提升。 MP生产率分解结果看,深圳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中资源配置效应略大于企业自身成长效应,契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


四、深圳制造业效率动态变化

如前所述,2005-2014年间深圳制造业资源配置状态总体优化,带动TFP水平整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对深圳制造业TFP水平变化的作用如何,企业的绝对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又如何呢?本部分从企业成长和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两个角度来考察深圳制造业TFP变化问题。如式1所示,整体生产率是由各企业生产率经企业市场份额加权汇总而得的。整体生产率的年度变化不仅是个体企业生产率变化的反映,也是企业间市场份额再分配的结果。市场份额的变化既有在位企业之间的份额变动,也包括了企业进入与退出带来的变动。为了测算出企业成长和资源配置对整体生产率的影响,学术界提出了几种对整体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的方法,目前较通用的有四种,分别是Baily et.al(1992)[17]提出的BHC分解、Griliches et.al(1995)[18]提出的GR分解、Foster et.al (2001) [19]提出的FHK分解以及Melitz et.al(2015)[20]提出的MP分解。BHC分解首次将生产率的变化分成四个部分:在位企业内部生产率分布变化(within-firm)、在位企业内部市场份额的变化(between-firm)、进入企业生产率变化(enter)和退出企业生产率的变化(exit),后三种分解都是基于BHC分解的思路进行的改进。GR分解在BHC分解的基础上剔除由于忽略年度平均生产率而导致的误差。FHK分解在上面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将市场资源配置从企业生产率提升中分离出来。 MP分解在总结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对OP方法进行修改,得到了动态的OP分解方法。本部分主要基于MP分解对深圳制造业TFP进行分解。

MP方法将整个行业整体生产率在前后两年间的变动当作在位企业组(S)、进入企业组(E)和退出企业组(X)市场份额及生产率的函数。将第一期所有企业分为在位企业组及退出企业组,第二期所有企业分为在位企业组和进入企业组,则两期的整体生产率可写为: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其中,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代表组G中所有企业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指组G的整体生产率。由此,可得整体行业生产率的变动image.png,它是在位企业组(S)、进入企业组(E)和退出企业组(X)市场份额及生产率的函数,再利用式(4)所示OP分解法单独对在位企业组生产率进行分解,则得: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第一行指整体生产率的变动可分为在位企业组、进入企业组和退出企业组等三个部分的变动,第二行进一步利用OP分解将在位企业组变动分解为在位企业内部生产率分布变化的影响(即在位企业简单平均生产率的变动image.png)及在位企业间市场份额重新配置的影响(即在位企业市场份额与生产率协方差的变动image.png)。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