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交往形态的媒介交往*

作者:杨竞业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凸现个性和魅力的媒介交往是当代社会交往的独特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媒介交往一般由社会交往的常识形态、沉隐形态和科学形态构成。作为常识形态的社会交往,是一种常识性认知、常识性理解、常识性表述的过程,是交往主体社会实践的一种基础形态和普遍形态。作为沉隐形态的社会交往,形成超越媒介的价值规定,取得主体希冀的意义,它既表现为交往主体通过吸收媒介介质不断展开思想表达的过程,也表现为交往媒介介质由于交往主体的有用性选择而导致相对沉隐的过程。作为科学形态的社会交往,是“物质性交往”和“精神性交往”的复合延伸,是“表形性交往”与“表意性交往”的有机统一,是“精确性交往”与“中立性交往”的高度统一。三种形态分别是交往实践主体达成话语表述的形态、展开思想表达的形态、建构意义表征的形态,“三位一体”地构成了媒介交往的基本结构。媒介交往和交往媒介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际交往的衍生条件的关系。具备各种交往媒介即交往条件并有了真实开端,媒介交往才能推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媒介交往的生产取向、生活实践和理论建构,要诉诸于深层开掘主体间交往所共享的意义中去。


二、媒介交往是社会交往的沉隐形态

主体展开交往实践,需要依借交往媒介。交往媒介是交往的条件要素,这些要素是“独立自为”的东西,是将被用作交往活动过程中的“实质的材料”。[7](P310)从媒介制造到媒介利用,再到内化媒介信息、溢出媒介局限,形成超越媒介的价值规定,取得主体希冀的意义,这一过程,既是交往主体的思想表达不断展开的过程,又是交往媒介介质的相对沉隐的过程。媒介交往正是这两个复杂过程的统一。

首先,交往媒介是建立媒介交往的实质条件。媒介交往通过利用各种交往媒介的条件,取得外在的实存,实现各种交往内容规定。例如,广告、信息、符号、音像、色彩等媒介及其介质显然是有限性的东西即“有限物”,因为这些媒介在它出现的当下就已经以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形式存在,所有这些媒介既是主体以主观的形式创造、表达、展示出来,也是可以为人们所看到、理解、接受的客观形式即物质性存在。问题在于:一方面,主观形式必然以一定的客观形式,例如以广告、信息、符号作为介质、载体,否则主观形式只能在人的精神、思想、理念或观念中寻找,而这种寻找根本无法找到;客观形式也必定要反映主观形式所赋予的内容或隐含,例如一定的音像、色彩、形状等所指称的东西,正是借助于这些客观形式,主体的主观精神、思想、理念、概念才能有所附着和安居。另一方面,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在主体间交往中显然存在局限,即它们二者的内在的有限性,但是这些媒介及其介质不会因为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的这种局限性而被抛弃或流失,它们将会隐藏、沉淀下来,其中一部分内容或内容的某些要素由于交往实践者的有用性的选择而被“吸收”,即黑格尔所说的“别的有限性并没有丢掉,更没有自己消失”[8](P157),另一部分则造成信息过载,在交往实践者那里成了一种过剩的、压抑人的负担。

其次,信息过载造成媒介交往两大文化后果。由于信息过载,交往媒介的信息沉溺了,造成了两大文化后果:一是因为人们厌倦这种信息爆炸、充斥而采取关闭手机、暂断网络、拒接电话等方式保持“态度缄默”(西美尔语),或者出现当下日趋流行的以郊游、休假、出国等方式进行“身体逃避”,这一点极为类似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条件下,工人们“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9]那样的情形,只不过受信息过载“压迫”的现代人“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信息”罢了;二是由于这些媒介信息受“冷漠”被“弃置”而隐遁,或者造成更多信息媒介的堆积而堵塞。前者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并研究对策试图完善解决;后者使人们产生了更多否定非面对面的间接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媒介交往的反感情绪,回望那种实在性的直接交往,并向往那种从原始力量中生发出来的感性交流。之所以产生这样大的心距反差,主要在于:过去人们一直习惯于没有被“抛在外头”的人际交往,即那种社会交往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后来扩展到非面对面的间接交往以及两种交叉进行的媒介交往,虽然进入了媒介交往,但是依然没有将其视为媒介交往,如在世界历史视野中把在线阅读一篇发表的文章,用彩信欣赏一幅在展的油画,用电话评价一个上演的剧目,或在场品味一个参赛的菜式等。于是,可能有人认为,交往只能定位于人与人的交往。问题在于,这里的人不可能是完全不存在“人”,而是现实中的人,是现实中“历史”的人,或者是历史中“现实的人”。那么,除了有这样的“人”与“人”进行物质与精神的直接交往外,也有这样的“人”与“人”进行物质与精神的间接交往,还有在这些间接交往中由于对媒介的不同选择以及由于这些选择的缺失、偏离或遗忘而造成的“沉隐的”物质与精神的间接交往。这种似乎是“单向”的或者是“沉默”的交流,很多人并不把它看作是什么“交往”,但是,这确实是“人”与“人”的媒介交往。从本质上看,这种确实存在但被搁置、遗忘或由于选择的缺失、偏离而造成的媒介交往,就是社会交往的“沉隐形态”。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