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交往形态的媒介交往*

作者:杨竞业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凸现个性和魅力的媒介交往是当代社会交往的独特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媒介交往一般由社会交往的常识形态、沉隐形态和科学形态构成。作为常识形态的社会交往,是一种常识性认知、常识性理解、常识性表述的过程,是交往主体社会实践的一种基础形态和普遍形态。作为沉隐形态的社会交往,形成超越媒介的价值规定,取得主体希冀的意义,它既表现为交往主体通过吸收媒介介质不断展开思想表达的过程,也表现为交往媒介介质由于交往主体的有用性选择而导致相对沉隐的过程。作为科学形态的社会交往,是“物质性交往”和“精神性交往”的复合延伸,是“表形性交往”与“表意性交往”的有机统一,是“精确性交往”与“中立性交往”的高度统一。三种形态分别是交往实践主体达成话语表述的形态、展开思想表达的形态、建构意义表征的形态,“三位一体”地构成了媒介交往的基本结构。媒介交往和交往媒介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际交往的衍生条件的关系。具备各种交往媒介即交往条件并有了真实开端,媒介交往才能推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媒介交往的生产取向、生活实践和理论建构,要诉诸于深层开掘主体间交往所共享的意义中去。


首先,表形性和表意性是媒介物质的基本特点。媒介的“表形性”和“表意性”之间的关系,就像某物的“自在之有”和“为他之有”的关系。所谓“媒介的表形性”,是指作为实有的媒介物,作为实在性的存在物,也就是具象化的物质外观、表象化的直观。它既与媒介物的介质的表意相对立而独善其身,又因为它承载着与“不同一性相对立的自身同一性”[8](P113)这个表意的介质,即独有的表象、外观,并同其他物质存在物区别开来。所谓“媒介的表意性”,是指隐含在作为实有的媒介物之中,同时又高出这一媒介物成为他有,就是说,它既同时被包括在媒介物之内,又同时与之分离,即超越了媒介物本身,成为媒介信息介质的核心旨意和本质取向。正如黑格尔所指出:他有“既同时被包括在某物之内,又同时与某物分离”。[8](P113)因此,媒介的表形性可以看作媒介的“自在之有”的实在存在,媒介的表意性可以看作媒介的“为他之有”的虚在存在;它们二者分别作为媒介物的“两个环节”,是不可分离的完整媒介的结合关系,就像“自在之有”和“为他之有”的关系那样,“表形性”和“表意性”的关系表现了媒介物质的基本特点。

其次,表形性交往与表意性交往是媒介交往的基本环节。媒介交往是表形性和表意性交往的统一。表形性交往和表意性交往是媒介交往不可分离的基本环节,两者互为前提与基础。没有表形性交往就难于推进和实现表意性交往,甚至根本不可能达到交往目的,因为媒介的表形性作为原初规定限制着它的表意性的思想范围和展开程度;没有表意性交往也无法明确、传达表形性交往的设计和初衷,因为表意性交往作为“应当”的介质制导着表形性交往的要素外化和细节融移。但是,表意性交往又蕴含在表形性交往之具体规定之中,同时表形性交往也寄托在表意性交往之上,也就是说,失去表意性交往内蕴的“应当”之指引,表形性交往就形同虚设,就像大量失血的伤者,变得苍白、干枯、乏力;而废弃表形性交往原初的“规定”之具象,表意性交往就无法“否定”表象,溢出媒介物的外观而实现主体意志的超越,表意也将沉溺交往主体的目标主旨,使交往主体出现卡斯特所说的“绝对的孤寂感”。 [11](P27)显然,没有主旨的表意性交往同样不能反映、实现交往主体的意志所指和理想所向。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