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交往形态的媒介交往*

作者:杨竞业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凸现个性和魅力的媒介交往是当代社会交往的独特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媒介交往一般由社会交往的常识形态、沉隐形态和科学形态构成。作为常识形态的社会交往,是一种常识性认知、常识性理解、常识性表述的过程,是交往主体社会实践的一种基础形态和普遍形态。作为沉隐形态的社会交往,形成超越媒介的价值规定,取得主体希冀的意义,它既表现为交往主体通过吸收媒介介质不断展开思想表达的过程,也表现为交往媒介介质由于交往主体的有用性选择而导致相对沉隐的过程。作为科学形态的社会交往,是“物质性交往”和“精神性交往”的复合延伸,是“表形性交往”与“表意性交往”的有机统一,是“精确性交往”与“中立性交往”的高度统一。三种形态分别是交往实践主体达成话语表述的形态、展开思想表达的形态、建构意义表征的形态,“三位一体”地构成了媒介交往的基本结构。媒介交往和交往媒介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际交往的衍生条件的关系。具备各种交往媒介即交往条件并有了真实开端,媒介交往才能推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媒介交往的生产取向、生活实践和理论建构,要诉诸于深层开掘主体间交往所共享的意义中去。


再次,交往媒介条件和交往内容规定相互适应。主体进入交往实践,媒介介质就会发生作用,这时交往媒介条件及其要素整个地融涵在交往实践过程之中。这些条件不仅与主体的交往内容相互一致,“并已经包含有这内容的整个规定在自身内”。 [7](P311)正是依据交往媒介的各类条件,媒介交往才确证自己成其为交往活动本身,即遵循这些交往媒介的条件把交往实践创生出来。只要交往媒介存在,并实在地被交往实践者所关注、体验并内化在思维的过程之中,媒介交往就在“此在”中进行。用简单的话来说,作为交往主体的“我”,在吸收了媒介提供的信息之后即使没有作及时的传递、输出,而是以知识、信息、经验或体验的方式沉积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体的交往实践已经终止,主体会把已经“消化”了的媒介信息以口头、书面、网络或这种那种情绪表露、情感宣泄等方式在社会交往场合表现出来。对于这些表现,不能说它对其他主体没有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广泛存在着,这种广泛存在的影响就是媒介交往的“主影响”;且不管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只要在当下继续发生相关影响,这种相关性的影响就是媒介交往的“次影响”,这种“次影响”将对不同的交往主体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更进一步,这些“主影响”又必将以新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次影响”发生转折影响,以至出现媒介交往的次生的“次影响”和媒介交往的再生的“再影响”。对于这些“次生影响”和“再生影响”,一方面,它们影响的范围是广延的、发散的,它们之间的影响似乎是“彼此逃避”的,这一点可以看作交往媒介条件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它们影响的时间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是间断的,以至它们之间的影响完全“不能分离”,[8](P245)这一点显示了媒介交往内容和主体意志的共同指向。

现实地考察,社会交往中确实存在着那种由于信息过量而覆盖交往主体的现象,即由于信息过载造成社会交往中的信息的消极沉隐问题和交往主体的消极行为问题。在任平先生看来,这是一种“交往实践异化”,是他者指向性的“延搁”“停滞”。[10](P127)但是,在一定社会境遇中,交往媒介的条件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和媒介交往内容的规定及其具体指向大体上是相互适应的,这种适应离不开一定的更高的满足条件,而这些条件和媒介交往所奠立的科学形态密切相关。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