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李晨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列斐伏尔从马克思的生活观和异化理论出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率先开启了日常生活批判的研究领域。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息息相关的领域,日常活动是所有社会活动得以发生的基础,人正是在日常生活这个层面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之中,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人的消费的异化,大众文化的异化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列斐伏尔从人本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对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深刻批判,这说明人的本质及其异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列斐伏尔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日常生活的异化意味着人的生存已经面临着最严重的危机,对此只有展开全面的日常生活批判才能恢复人的革命主体性和创造性维度,而且只有将日常生活革命置于社会变革的中心,才能实现人的彻底的解放。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虽然有其不合理之处,但是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去分析并解决社会问题,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种合理化视角。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充分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由时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日常生活。


(二)人的消费异化

消费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需要,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的需要产生了异化,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成为最根本的需要,许多人将金钱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拥有金钱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在需要异化的状态下,一切东西都成为了可以交易的物品,人们成为了满足私欲的纯粹的经济动物,失去了人的本质。列斐伏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被消费所控制的官僚社会,社会中所有政府机构都是在为资本家所服务,因为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资本家只有把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卖出去,才能完成资本的积累,从而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转。资本家不断地制造出新的产品,除去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外,商品生产者只能通过广告轰炸的方式将人们本不需要的产品推销出去,人们的消费欲望被各种新奇的广告刺激起来,使得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消费已经产生了异化。商品广告通过电视这个传播终端操控了每个家庭的消费方式,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领域变成了一个被操纵的区域。“你正在被照顾、被照料、被告知如何生活得更好,如何穿着时尚,如何装饰你的房子,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生活,你被完全地、彻底地安排好了。”[9](P107)资本主义打着建立福利国家的旗号通过有组织的福利措施和消费操纵,使个人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社会主体地位。消费异化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不需要通过与他人交流就可以通过电视广告宣传的那样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也导致了个体与社会的脱离。

(三)大众文化的异化

列斐伏尔生活在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社会日常生产中,尤其是通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电视的普及,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大众文化开始形成。

在列斐伏尔看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文化统治的。资产阶级通过操控大众文化对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整个市民社会进行价值观念的植入,消解掉了人们在文化领域的独特创造性,使得人们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产生认同,从而使自己的政权获得合法性基础。“如果你允许来自电视、广播、电影、报纸的众多标语充斥你的全身并且认可决定它们含义的评论,那么你将会成为局势的被动受害者。”[9](P25)由此可知,人们只是表面上有选择文化产品的权利,但是实际上,所有的文化产品都落上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人们不管是看电视还是坐在汽车里听收音机,都会受到已经异化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在列斐伏尔所处的时代,人们主要是通过电视和收音机接触大众文化,这也决定了人们只能被动地去听,却无法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人们早已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能力。所以人们对大众文化的异化也从一开始的抵抗转变成了内心的认可,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已经被日复一日的大众文化所消解。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