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的他者”到“绝对的他者”: 再论老子的“他者”概念与“自—他”关系

作者:单虹泽  2022-04-27 15:52  新传播    【字号:  

“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的哲学概念,指的是绝对外在于或先于存在的东西。在西方哲学史上,“他者”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回应近代主体性哲学引发的主客二元论困境。从康德到列维纳斯,“他者”被诠释为与主体展开日常交往的他人和超绝的精神实存。这两种“他者”概念被分别定义为“一般的他者”和“绝对的他者”,具有异己性、超越性、能动性等哲学特质。对于中国哲学而言,其虽然没有以主客二分为特征的认识论哲学传统,却在伦理学与天道观中展现了“他者”意识,并将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考察延伸到“自—他”关系之中。老子哲学同样包含了“一般的他者”与“绝对的他者”的概念,它们分别表现为在日常经验世界中和自我进行交往活动的“他人”与超越一切经验存在并作为世界本原和基础的“道”。通过对“他者”的论说,老子强调了保持个体之间互不干涉的距离意识及自我与“道”合一的宇宙意识。从“自然”视角出发,老子揭示了两种“自—他”关系:一是自我与他人互不干涉以保持个体本然的生存状态;二是自我与“道”融合为一,实现个体精神的超越,其本质上是对自然的复归与顺应。透过这两种“自—他”关系及其统一性,老子进一步说明个体丰富内在价值和万物合乎自然、多元共生的必要性。


[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4]宋德刚.先秦儒道思想中的“己”与“自”——以孔子、老子为例[J].现代哲学,2019(6):131-137. 

[1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6][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7]杨国荣.先秦道论的演进[J].江淮论坛,1991(2):30-36.

[18]牟宗三.周易哲学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吴先伍.老子哲学中的他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7-81.

[20]罗安宪.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J].学术月刊,2016(10):36-43.

[21]叶树勋.早期道家“自然”观念的两种形态[J].哲学研究,2017(8):18-28.

[2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3]董平.老子研读[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4]李荣.中国哲学自我观建构的“他者”阐释[J].齐鲁学刊,2011(5):20-25.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