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析论

作者:毕红梅 谢宏芝  2022-04-27 15:52  新传播    【字号: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感”的着力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南针

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理论着力点,也是确保“三感”的提升能够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所灌输的思想、理论、观点等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3],符合实际变化着的客观实践,具有真理性,“并按照科学的精神、原则和方法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14],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引领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感受理论的强大号召力,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三感”。

2.着力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和实践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感”指导性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感”适用性的途径,二者的统一是以理论为底蕴、以实践为支持、以教育主体为依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要做到全面性、发展性和协调性相统一。全面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感受、情感的层面,而是引导大学生能够对事物进行抽象思维认识,深层次、全方位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发展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适应社会要求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运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方法开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场域,延伸教学内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让学生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体验获得感,收获幸福感,强化安全感;协调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整合网络教育的优势,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协调起来,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传递新观念、传播新思想,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时代性和说服力。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