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的中国场景:复合治理的勃兴

作者:许珂 周伟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源自西方语境的治理理论,因其对于中国历史传统的忽视和对中国公共管理客观实践条件的回避,致使其在中国场景中出现了“空转”和失败,理论和实践效力大打折扣。复合治理是本着对中国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的尊重而提出的,是适应中国场景的“中国化”治理理论:通过对政府主导地位的确认和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认可来架构权威体系,通过多种有效治理机制的融合来延展自身的治理触角,以公民个人作为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彰显了以人为本,又坚持了标本兼治。


一、治理理论与中国场景的“脱轨”

复合治理就是针对在中国场景(转型期社会)下治理理论出现“失败”和“空转”而提出的。 [1]治理理论的“失败”和“空转”所造成的结果相似,即都是治理失效,但是其诱因却不同,治理理论失败的诱因属于内生性,它是治理理论自身的结构设计缺陷导致的。杰索普将治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治理没有满足资本主义对市场化组织形式与非市场化组织形式二者平衡的本质诉求;治理机制与现有政府机制之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不足;治理理论的先天缺陷,比如治理的条件设定过于简单化,对于影响治理目标实现因素的认识不足等”[2]。而治理理论的“空转”属于外发性诱因,它是治理理论实现条件的缺乏所造成的治理体系的自我繁忙和无效运转,无法实现预期的治理目标和产生相应的治理效果,是治理体系所作出的无用功。治理理论在中国场景下实现条件不足即治理“空转”,其产生原因主要为:社会仍处在转型期,社会组织发展迟缓,还未形成多中心治理和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社会组织的绝对数量与我国的人口基数还不匹配、社会组织吸纳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及影响公共决策的能力还很有限,这些都证明社会组织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仍未确立,治理理论倡导的多中心治理还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传播被横向拉伸,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得到了拓展,加之政务公开的持续推进,公民获得的信息量也更为丰富,公民之间也在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的不断沟通中,找到了自身的政治身份感,于是公民通过电子参与的热情高涨,对于各种公共事件不断发声,形成了巨大的公共舆论压力,使得网络舆情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依然停留在基础层面,许多时候更像是情感的宣泄,导致了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并且公民个人参与感的提升并没有带来公民集体政治参与的局面,目前我国公民的电子参与多是个体的、偶发的情绪行为,还没有上升为群体的、有组织的、常态的参与行为,因此治理理论在中国场景下出现了“空转”和失败。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