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的中国场景:复合治理的勃兴

作者:许珂 周伟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源自西方语境的治理理论,因其对于中国历史传统的忽视和对中国公共管理客观实践条件的回避,致使其在中国场景中出现了“空转”和失败,理论和实践效力大打折扣。复合治理是本着对中国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的尊重而提出的,是适应中国场景的“中国化”治理理论:通过对政府主导地位的确认和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认可来架构权威体系,通过多种有效治理机制的融合来延展自身的治理触角,以公民个人作为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彰显了以人为本,又坚持了标本兼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复合治理的定义应当是在转型期社会的背景之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社会主体组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复合主体,在复合思维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各种有效治理理论和治理机制的积极作用,以解决所面临的日益具有复杂性和复合性的公共治理问题的一种协作治理模式。复合治理的定义重在“复合”这是它与其他治理理念的本质区别,落脚在治理,说明它又具有治理理念的一般特征,复合治理对于治理理论的突破在于,复合治理的结构更加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复合治理的复合不仅仅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复合,更是多种有效治理手段的融合,它可以根据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自身结构,通过吸收多种有效治理机制的积极成分,扩展了治理的范围和治理触角,因而更加适应日益复杂且迅速变化的公共管理实践。并且,复合治理强调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主体权威结构,追求的是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种治理机制的有效互动和良性发展,复合治理通过公共服务外包和管理职权下放等手段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锻炼机会,又通过积极引导,对社会组织及时纠偏,防止社会组织为个人所利用或者失去其公益属性,引导不是控制社会组织,而是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宏观把握,具体运行细节政府不必干预过多,但是要循序渐进使社会组织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具备独立行为能力的治理主体。复合治理可以总结为三大特色:1、政府主导的多中心主体,这体现了复合治理对于我国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的尊重;2、多种有效治理手段的融合,这是复合治理实现空间延展性和结构灵活性、开放性的重要条件;3、以公民个人作为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管理思想,即治理问题解决的根源在公民个人,治理所要服务的终极对象也是公民个人,复合治理是一种“民主再生产”,通过培育公民精神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又通过社会组织的发展使得公民的参政渠道得到拓展、公民的利益诉求得到伸张,权利得到实在性保障。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