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扶贫政策的体系、着力点与工具选择*——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作者:李云新 王丹  2022-04-27 15:52  新传播    【字号:  

网络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政策谱系中的重要机制,在提高扶贫精准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扶贫绩效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对网络扶贫政策的体系、着力点、工具选择等进行描述性解读,以厘清政策系统及其要素,既有理论必要性,也有现实层面的紧迫性。研究发现,网络扶贫政策体系层次性颇为明显,覆盖了中央、省、市县等多个行政层级,既有总体性部署,又有针对单一领域的具体措施;政策制定主体呈现出多元化与协同性,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扶贫办是政策体系中的关键行动者,同时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其他职能部门也参与其中;政策着力点从中央到地方均聚焦于网络覆盖、网络扶智、农村电商、信息服务、网络公益等五大工程;政策工具丰富多元,可分为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三大类,体现为对政策的推动力、拉动力和影响力。然而,政策实践与文本衔接不足、政策落实形式化、政策目标与工具不匹配、政策工具组合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了政策效应的发挥。为此,应从强化政策纵向联动与横向协同、增强资源配置机制衔接与多元主体协同配合、高度重视贫困群体主体地位、同步推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合理选择与优化政策工具组合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以最大程度提升扶贫政策绩效。


网络扶贫政策发文的部门和机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网络扶贫政策制定主体涉及20余个中央部门,这其中不仅包括中组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家民委、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旅游局、卫健委、国家邮政局等党政职能部门和国家局,而且包括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等党中央和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还包括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全国妇联等其他中央部门。

网络扶贫政策出台呈现出部门协同性。《网络扶贫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部门协调小组并定期召开部级协调工作会议。中央部门发布的政策多采用联合发文的形式,并在政策文本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旨在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政策资源,以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通过政策发文主体及其频次,我们可以识别出网络扶贫政策关键行动者: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在网络扶贫行动中发挥统筹协调、工作部署、组织推动和督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网络扶贫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以及各项改革创新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国务院扶贫办作为议事协调机构,则具体负责统筹安排网络扶贫工作,细分工作领域和重点任务。


三、网络扶贫政策的着力点

《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五大工程,从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综合施策。各地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创新,但重点任务主要围绕“五大工程”展开(见表2)。网络扶贫政策的着力点从中央到地方均聚焦于网络覆盖、网络扶智、农村电商、信息服务、网络公益等五个方面。

image.png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