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进:农民需要与国家政策*

作者:吴业苗  2022-04-27 15:52  新传播    【字号: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在21世纪前后有较大差别。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社会缺医少药,国家政策鼓励乡村集体创办合作医疗,低层次地解决农民医疗卫生需要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数乡村集体经济因家庭承包制出现式微,无力支撑合作医疗运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短缺,农民看病难问题突出;进入21世纪后,国家主动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新农合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基本满足了农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近年来,农民享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不仅新农合正在对接城镇居民医保,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均等化医疗保障,而且国家不断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条件,农民的健康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和提升。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诸多新问题,面临多方面新挑战,尤其是公平性、有效性、均衡性与可及性不足的结构性困境掣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基于此,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国家需要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实施中,着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实施医疗卫生精准化服务,还需要面向农民新需要,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推动健康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在国家政治呵护下农村低水平合作医疗平稳运行,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约有90%的农村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每个生产大队有1至3名“赤脚医生”,全国“赤脚医生”的数量达到150多万名,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达到390多万人,[13](P112)超过了1964年《关于继续加强农村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接生员训练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争取在3—5年做到“每个生产大队都有接生员,每个生产队都有卫生员”的目标。尽管依靠农民自身和集体力量创办的合作医疗被国家政治认可并得以全国推广,农民可以通过集体力量看病,但农村合作医疗不能真正解决农民治病难题。农村合作医疗是当时经济社会条件下国家政治做出的无奈选择,如1974年邓小平接见民主也门卫生代表所说,“赤脚医生总比没有医生好”。[14](P401)

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回应农民医疗卫生需要更多体现在政策话语“重要”上,给予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并没有多大提高,农民看病主要依靠低层级的集体合作医疗。即便如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合作医疗也从农村场域中退出,广大农民看病又回到自费状态。改革开放后,村集体经济被家庭承包制削弱,有的变成无资产、无收入的空壳,无力支撑合作医疗运行,村医疗室/诊所或解体、或转为私有,不再免费为农民看病。这一时期,国家的农村工作重点在经济建设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没有被重视,看病难、看病贵成为部分农民能否过上温饱或小康生活的最大障碍。最需要检讨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与地方政府通过税费从农户汲取了大量资源,本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而无论是国家征收的税还是地方政府收取的费包括“三提”(村提留公益金、公积金和管理费)、“五统”(乡统筹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道路建设)以及“两工”(义务工和积累工),用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很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极度衰败、羸弱。可以说,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上是缺位的,农民看病治病问题几乎被国家政治遗忘。截至20世纪末,近90%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15](P67)看病完全自费。尽管经济逐渐好起来的农民自费看病能力有所增强,但面对大病或重病,一些农户要么被疾病拖累,负债累累,要么选择放弃,在家等死。

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状况与和谐社会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不相称,不管出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还是出于让农村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都需要将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提上日程。如是,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开启国家出钱、政府主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新局面。2003年抗击“非典”为各地政府全面启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能量,新农合试点工作全面展开。2004年参合率近10%,两年后翻倍增加,2006年约50%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2008年超过90%,近几年都在90%以上,一些地方农村居民几乎人人参加新农合。新农合政策初衷是解决大病统筹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支持“大病”,兼顾“保小”,但随着个人缴费标准由2003年人均10元/年增加到2020年的人均250元/年,各级财政补助标准由2003年人均20元增加到2020年人均520元,农民看病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大幅度提高,加上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推开以及报销向贫困户倾斜,农民看病负担显著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大量减少。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