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儒学变迁史略说

作者:冯达文  2020-09-02 10:37  新传播    【字号:  

本文以简略的方式描述了儒学变迁的逻辑进程。


董仲舒这些话语所表达的就是:人是天地宇宙最优秀的创造物,天地宇宙把人这一族类塑造得最具灵性、最富活力,人对天地宇宙岂能不敬仰、敬畏与感恩呢?

又且,天地宇宙不仅把人这一族类塑造得最优秀,还年复一年终而复始生育长养百物供之享用,使之得以繁衍,人对天地宇宙也岂能不予敬仰、敬畏与感恩呢?

从对天地宇宙的敬仰、敬畏与感恩出发,人之行事方式自当以效天法地为基准。如天之生养人人物物体现为一种“仁”的德行,人亦应当“取仁于天而仁也”。“天”以“四时”运行节律不同使万物有“类”的归属,“仁”之德目也可从“类”的归入中证取,如“春季”主“生”,人之德行当求“仁”;“夏季”主“养”,人之德行当求“智”;“秋季”主“收”,人之德行当讲“义”;“冬季”主“藏”,人之德行当倡“礼”;“季夏”居中,人之德行当兴“信”[1]。由之,人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信念,均被提升到与天地宇宙变迁的节律(类)的同等地位得到证成。要知道,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人物物的生存长养确实离不开天地宇宙。因之,取敬仰、敬畏与感恩的态度,把人人物物在认知上的确当性与在价值上的证取性交付于天地宇宙及其节律,无疑是极可接受的。当着作为各别个人面对大自然的巨大变迁和社会中权益的残酷争夺更感无奈时,各别个人的敬仰、敬畏感甚至会强化为宗教信仰。董仲舒称:“天者,百神之君也。”[2]所表达的即是这样一种浓重的宗教感。

以董仲舒为代表开创的儒家宇宙论形上学,通过把各别个人逐层作“类”的归入乃至上提于具宗教信仰色彩的“天”,就使人的价值追求获得了一种客观的、具最高统类的乃至绝对性的力量的支撑。也可以说,董仲舒完成了儒学价值信念的客观化向度,同时也营造了它的神学向度。

 

四、儒家脉络的本体论及其心性操持

儒学脉络的本体论形上学,则为宋明哲人所弘发。本体论的建构是以知识理性为出发点,以更明确地区分共相与殊相的类属关系为基础的[3]。儒学这样一种知识理性走向,其源头不免亦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大学》与荀况。《大学》以“格物致知”作为道德提升的前提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就体现有对认知在价值认取上的重要作用的正面肯定。及荀子所撰《正名》《解蔽》诸篇,甚至建构了一整套中国古典哲学的知识论。

我们看看荀况的论述。认知如何发生?他写道:“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此所缘而以同异也。”(《荀子·正名》)认知是“缘天官”而发生的。这就是以感觉经验为起点。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心”才能发挥作用。故荀子又称:“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荀子·正名》)“征知”者,概指整合与确认的一种认知能力,相当于今人所讲的理性认识。荀子以为认知要经历一个从感知到理性的过程,表达了一种反映论立场。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需要有“名”去加以标识所知。荀子续称:“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异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荀子·正名》)这里的“单”与“兼”、“别”与“共”的区分,即从“名”在外延上的涵盖度做出


[1]详见《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同上书,第362~366页。

 

[2]《春秋繁露·郊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402页。

 

[3]冯友兰先生称:“本体论是对于事物作逻辑的分析,它不讲发生的问题。”而逻辑分析处理的就是共相与殊相的逻辑关系,为知识化与形式化的进路。所以,本文认同冯先生的看法,以为本体论实以知识理性为起点。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第三十七章《通论玄学》第一节,人民出版社,1980年。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