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儒学变迁史略说

作者:冯达文  2020-09-02 10:37  新传播    【字号:  

本文以简略的方式描述了儒学变迁的逻辑进程。


为的,而是天然—天性本具的。荀子却只认价值信念的人为性,从人的“群”的组合、“分”的构成的现实需要而确立。要知道,“群”和“分”是会变动的,这已使价值信念难有确定性。更且是,“群”与“分”,又由谁去主导呢?在“群”与“分”中认取的“义”,又由谁去给定呢?很可能最终是由权力与财富决定。荀子说:“君者,善群也”(《荀子·王制》),“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荀子·富国》),即是。

按,荀子处于战国晚期,是极其清楚地意识到人的坠落,人的各别个体欲望争夺的残酷的。故他指人性为“恶”。为了对由“性恶”驱使的各别个人作统制与管束,他不得寻找“类”,甚至以“法”驾御“类”[1]。及至把“类”与“群”的区分、“法”与“义”的裁定一概付诸君主的时候,荀子难免走向专断性[2]。荀子的学生韩非甚至公开宣称“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此更彻底地暴露了荀学把价值乃至“真理”诉诸权力的严重局限。秦皇朝立国15年即被灭掉,不能说与价值乃至认知确认的过分人为性乃至权力专断性无关。上一节介绍到汉唐时期儒学转向宇宙论,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者讲“天人相与”,把仁义礼智信分别挂搭于天地宇宙四时五行变迁的节律与类分,这一转向打断了儒学以荀子为代表开出的经验认知路向的发展,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因为依托宇宙论才能使儒学的价值信念获得客观的、绝对的乃至超验的意义。

但是,从宋明学人热衷的本体论的视域看,宇宙论所尚的生化本源“气”是具“质体”性的,然则由“气”的生化而成形的人人物物亦具“质体”性;“气”以其“质体”生化人人物物具正当性,然则人人物物被赋得“质体”自亦具正当性。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气”生化人人物物,人人物物所禀得的“质体”必有不同,于此又必须承认差别性和各别性,从董子到韩愈均持“性三品”说,汉唐人大都推崇“天生才情”说,均见;二是,“气”以“质体”生化人人物物,人人物物赋得的“质体”既为正当,而“质体”是需要护养的,由是对物欲的追求自亦为正当。“气”化宇宙论带来的这两大问题,显然均为宋明学人所不取。加之“气”化宇宙论还夹带有灵性信仰,也为宋明学人所不屑。因之,重拾由《大学》、荀子开启的知识理性,通过把“类”的归纳作更抽象的提升而以“理”为标识,使千差万别的人人物物获得一统性,便构成为宋明学人的哲学诉求。

这样一种诉求,已由周敦颐“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3]的教诲作了表达,又由张载“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4]的二分说和“变化气质”[5]之功夫主张作了揭示。尔后,二程和朱熹子遵循知识理性所取的形式化规则,对天地万物作 共相与殊相的认别,把“气”指认为殊相的构成物往下拽落,而把具共相一统意义的“理”推上形上绝对地位,而建构起“理本论”。

我们看程朱的论说。二程称:“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6]二程以这一说法宣示他们与汉唐宇宙论的告别。那么,“理”与“气”的关系如何?程颐子说:“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7]程颐子把“理”与“气”的关系看作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朱熹子极认同小程子,他也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1]《荀子·劝学》称:“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此即把“礼”“法”“类”看作同等程度的概念。

 

[2]《荀子·非十二子》称:“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六说者立息,十二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执者,舜禹是也。”此即见荀子向往言论的专断与一统。

 

[3]《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第21页。

 

[4]3《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24页,第383页。

 

[5]4《外史书》卷十二,《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424页。

 

[6]5《遗书》卷十五,《二程集》,第162页。

 

[7]6《答黄道夫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755页。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