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的内涵与路径*—对先行示范区民生幸福标杆战略定位的理论探讨

作者:谢志岿 李卓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民生发展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初心,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内在要求。共建共治共享民生发展格局的主要特征有完善的民生内容体系、优良的民生服务质量、多元的服务供给主体、广泛的民生服务覆盖和高效公平的供给体系和制度机制。根据《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意见》对民生的战略定位,结合深圳实际,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在策略路径上需要注意如下几点:民生发展的社区化、在地化,民生供给的合作化,民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长远性、渐进性,以及民生发展的制度创新和法治保障。


(三)民生发展的硬件化、工程化

民生发展既包括民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民生制度、政策设计。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片面注重城市空间以及建筑面积的扩大,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人的问题,产生了许多弊端,西方城市化过程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美国社会学家甘斯认为,随着都市的发展,都市人口年龄、性别、收入、教育、就业等出现新的特点,塑造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都市社会解组。因此,他反对通过改变都市的物理空间来改变社会结构。甘斯的理论适用于解释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良好的区域,过度开发物理环境,不注重人文内涵开发,造成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失落,邻里关系的淡漠等负面现象。[22]但是,针对城市空间本身破败、功能不健全的区域,进行必要的物理空间改造对于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民生服务尤为必要。空间形态和基础设施改善对公共民生服务有积极意义。以深圳市宝安区在107国道宝安段和宝安大道为例。这两条道路修通前,城市面貌较差,公共服务也比较落后;两条干线修通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产业环境得到巨大改善,带动了一大批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商品住宅小区建设和公共配套的完善,使得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成就了今天的新宝安。这是通过科学规划,改善城市物理空间形态,提升城市功能,推动民生改善,进而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深圳在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改善城市的物质生活空间,尤其是加强落后破败区域的空间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需要合理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23]实现区域快速通勤,建立1小时快速通勤圈,通过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诱导人口、产业等资源合理布局和流动,进而促进民生发展。


[22]Gans, Herbert J.:The Urban Villagers: Group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2; People, Plans, and Policies: Essays on Poverty, Racism, and Other National Urban Problem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2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2月18日。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