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的内涵与路径*—对先行示范区民生幸福标杆战略定位的理论探讨

作者:谢志岿 李卓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民生发展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初心,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内在要求。共建共治共享民生发展格局的主要特征有完善的民生内容体系、优良的民生服务质量、多元的服务供给主体、广泛的民生服务覆盖和高效公平的供给体系和制度机制。根据《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意见》对民生的战略定位,结合深圳实际,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在策略路径上需要注意如下几点:民生发展的社区化、在地化,民生供给的合作化,民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长远性、渐进性,以及民生发展的制度创新和法治保障。


一、民生幸福的定位: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初心

民生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懈追求。资本主义国家在过去几百年的发展中,从马克思所批判的“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的社会,逐步转变为某种程度的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经战乱之苦的西方国家,在战争的废墟上,逐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福利体系。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也需要社会福利制度缓和社会矛盾。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衰退,财政趋紧,高福利制度难以为继,新自由主义兴起,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开始调整。

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批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改善老百姓民不聊生的状况,建立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压迫,劳动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把人的幸福生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追求的目标。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发展道路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自建国起就开始实行一整套与西方不同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限,国内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福利制度模式。在城市实行“大包大揽”的单位制福利模式和面向城镇无经济收入和生活无人照料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的民政福利。[2]在农村则实行以人民公社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也发生重大变革,单位制福利逐步解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福利制度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福利制度的目标,是在吸收和借鉴各国福利制度的基础上,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民生福利模式。

经过40年余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发展过程经历了侧重经济发展,到更加强调人、突出人的地位,社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更加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民生建设。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直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是深圳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圳的重视和厚望,民生幸福标杆的战略部署,也为深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民生幸福标杆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秦丽:《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3页。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