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王国中的巾帼:西方历史上的女性哲学家

作者:彭国翔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20世纪以前西方历史上有不少女性哲学家,但中文世界至今知之甚少。本文依据西方历史分期的惯例,在古典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以及近代时期这四个阶段之中,分别介绍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城的希帕提娅、中世纪英国诺威治的朱利安、17世纪英国的玛格丽特·卡文迪士以及18世纪英国的凯瑟琳·考克贲这四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哲学家,兼及其它不同时期的另外一些女性哲学家。同时,本文在最后结语部分,也提请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者留意发掘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女性哲学家,以见东西方哲学王国中人类智慧结晶之整全。


当凯瑟琳·考克贲强调道德辨别能力植根于人性,人们天然具备一种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时,很容易让人觉得她的这一思想与沙夫茨博睿(Shaftesbury,1671~1713)和哈奇逊(Hutcheson,1694~1746)的道德感学说(moral sense theory)颇为接近。的确,道德感学说强调人类拥有辨别是非善恶的那种天然的情感和直觉能力,这一看法甚至影响了建立批判哲学之前的康德。不过,在这一点上,凯瑟琳·考克贲似乎更愿意将克拉克引为同调。她的关于“良心”(conscience)以及“道德感”(moral sense)的论述,主要便是通过为克拉克的思想进行辩护而得到阐发的。在她看来,“良心”是人性中固有的一种机能。虽然究其源头可以归于上帝的赋予,但就其作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生发的一种“突然的情感”(sudden affection),却可以是人性的直接表现。[20]在后来的著作中,凯瑟琳·考克贲也用“道德感”来描述“良心”作为一种道德的机能。“道德感”这个词当然更早是沙夫茨博睿使用并在哈奇逊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不过,和沙夫茨博睿以及哈奇逊这一所谓“道德情感”学派不同的是,凯瑟琳·考克贲并不认为“良心”或“道德感”构成道德知识的直接来源。在她看来,除了“良心”和“道德感”之外,道德知识或者说道德本身还需要理性作为自身的基础。正是在这一点上,凯瑟琳·考克贲一方面自觉将自己与沙夫茨博睿以及哈奇逊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洛克和克拉克道德哲学的理性基础。牟宗三先生虽然看到了康德道德哲学理性与感性两分的限制,但他仍然强调康德的道德哲学构成中西哲学沟通的最重要桥梁。不过,如果牟先生了解凯瑟琳·考克贲的道德哲学,也许他会觉得凯瑟琳·考克贲这座桥梁比康德更好。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较之康德的道德哲学,凯瑟琳·考克贲的道德哲学或许与孟子、象山、阳明一系的儒家道德哲学更有可以彼此相互发明的地方。当然,这需要另外的专题讨论,此处不能枝蔓。

熟悉当时西方哲学界情况的学者或许可以看到,凯瑟琳·考克贲的道德哲学可以视为道德理性主义、道德适应理论和道德感理论的融合。的确,这三种学说都可以在凯瑟琳·考克贲的思想中找到某种对应之处。然而,正如上文所说,凯瑟琳·考克贲道德哲学的特点又恰恰在于不为三种之中的任何一种所能限制。事实上,虽然她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捍卫洛克和克拉克的形式来展开,但其自身的原创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因如此,无论是洛克本人还是当时其他的一些哲学翘楚如莱布尼兹等人,都对她的哲学思想表示了高度的肯定。无论是在论证过程中分析的精细和明晰,还是在具体观点上见解的深刻与透彻,都使得凯瑟琳·考克贲完全可以与西方哲学史上最为优秀的男性哲学家相比肩而不遑多让。


[20]专门讨论凯瑟琳·考克贲“良心”概念的论文,可以参考Joanne E. Myers,“Catharine Trotter and the Claims of Conscience,”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 Vol.31, No.1/2, Eighteenth-Century Women And English Catholicism (Spring/Fall2012), pp.53-75.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