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王国中的巾帼:西方历史上的女性哲学家

作者:彭国翔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20世纪以前西方历史上有不少女性哲学家,但中文世界至今知之甚少。本文依据西方历史分期的惯例,在古典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以及近代时期这四个阶段之中,分别介绍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城的希帕提娅、中世纪英国诺威治的朱利安、17世纪英国的玛格丽特·卡文迪士以及18世纪英国的凯瑟琳·考克贲这四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哲学家,兼及其它不同时期的另外一些女性哲学家。同时,本文在最后结语部分,也提请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者留意发掘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女性哲学家,以见东西方哲学王国中人类智慧结晶之整全。


朱利安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英国的诺威治(Norwich)这个当时规模仅次于伦敦的城市。“朱利安”并不是她真实的名字,很可能来源于她居所旁边的圣朱利安教堂(St Julian's Church)。但这一点并不重要,正如她自己在其著作的最后所说:“不必记住我是谁,但请记住我所说。”(Don’t remember who I am but remember what I say)作为隐修女(anchoress),[12]她住在作为教堂附属建筑的修道小屋(cell)里。她成为隐修女的确切时间并不清楚,有研究者认为她应该曾经婚育并为人母,并且,她在一度流行的瘟疫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朱利安在大约6岁、19岁和27岁时经历了袭击诺威治的三次黑死病(Black Death)。不仅如此,英国的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 War)、罗马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以及发生在诺威治的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the Peasants Revolt,也称为Wat Tyler's Rebellion或者the Great Rising),朱利安不幸都躬逢其时。无论这些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对于身在其中的个体来说,显然都是非常的不幸。朱利安能够终其一生在圣朱利安教堂中潜心于灵修和写作,既与其宗教信仰的虔诚以及知识探求的爱好有关,恐怕也是乱世之中各种无常与苦难驱使之下的自然结果。然而,动荡不安和充满苦难的尘世虽然使得朱利安饱受身心之苦,却并未使她消极厌世。例如,她多次受到病痛折磨,30岁时那次一度濒死。但正是在这种终极境况之中,据说她16次见证了上帝的显现,并在病愈之后分两次写下了她在那种近乎神秘经验中的所思所得,两次之间相隔20年。可以说,正是信仰的光辉和理性的力量,使她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哲人。


[12]中世纪时期的隐修女是怎样一种人以及她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参见Anneke B. Mulder-Bakker, Lives of the Anchoresses: The Rise of the Urban Recluse in Medieval Europ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5.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