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瞄准的技术路径:逻辑、困境及对策*—以“核对信息系统”为例

作者:廖爱娣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经过40多年发展,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瞄偏现象依旧存在。在信息化时代,技术路径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技术瞄准的数目管理、流水线操作、风险控制优先的运行逻辑可以提高救助精准度,减少“人情保”“关系保”,为工作人员保驾护航。但是,技术路径具有两面性,在救助瞄准的价值导向上容易出现技术至上的趋势,程式化的流程容易降低救助瞄准效率,与此同时数据大量聚集与信息风险并存,可以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以瞄准效率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三维应对之策。


三、社会救助瞄准的技术困境

不容置疑,技术路径使得社会救助瞄准更加精准、减少了“人情保”“关系保”,为工作人员保驾护航,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任何一种技术必然有其“边际效用”,如果任其无限放大,则会扭曲具有兜底保障性质的社会救助制度,反过来又会限制技术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目前“核对信息系统”的实践来看,社会救助瞄准的技术路径至少存在三大悖论性难题。

(一)价值导向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

从价值导向的角度进行分析,社会救助瞄准应该是基于一定的原则采用有效的、合适的手段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群体的精准瞄准,是价值理性指导工具理性[18]。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技术的数目管理、流水线操作、风险控制优先的优势使得“工具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如核对信息系统可通过“高拍仪”扫描申请者身份证,实现家庭成员、婚姻、殡葬等信息的匹配,形成“社会救助申请表”;通过系统权限分配加强数据垂直监管;通过部门数据对接实行实时动态监测、“一键核对”;通过预设核对信息系统内部运行逻辑简化人工计算等等。在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同时,却削弱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和身份,与救助对象直接接触的一线民政工作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数据录入与操作,间接接触救助对象的县级及以上工作人员则只需判断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即可,无需太多的思考与判断。随着技术的愈加成熟,社会救助瞄准将更加依赖技术的甄别、分析能力,工作人员将沦为附属,成为简单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标准的“单向度的人”[19]。此时,每一个具体的“救助对象”与附着在其身上的“数据符号”已经进行了剥离,人与其他客体没有任何区别,皆可以用数据进行说明,对技术的重视超过对人的重视,错将手段当成目本身,毫无疑问会影响社会救助功能的发挥,与其公平、正义、国家责任的价值相背离,在实践中逐渐失去人文关怀气息。以银行存款的处理为例,某核对中心领导谈到:“我们这里农村低保标准为4262元/年,城市低保标准为518元/月,按要求人均存款不能超过年低保标准的2倍,有查出银行存款比标准多1块钱,那是不是就要退保?如果不退保,纪检追责谁承担?如果把他退出来,下个月进行动态核查,他又低于标准,又把他拉进来,这样来来回回弄,我们倒还好,那基层工作人员还要不要做事了,现在谁家没有个1万多块的存款,现在是穷人存钱,富人贷款。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处理好“手段”与“目标”“量化指标”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救助瞄准的技术路径所面临的第一道悖论性难题。


[18]李彦,肖维青:《翻译技术的理性批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与融合》,《上海翻译》,2018年第5期。

[19]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