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瞄准的技术路径:逻辑、困境及对策*—以“核对信息系统”为例

作者:廖爱娣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经过40多年发展,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瞄偏现象依旧存在。在信息化时代,技术路径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技术瞄准的数目管理、流水线操作、风险控制优先的运行逻辑可以提高救助精准度,减少“人情保”“关系保”,为工作人员保驾护航。但是,技术路径具有两面性,在救助瞄准的价值导向上容易出现技术至上的趋势,程式化的流程容易降低救助瞄准效率,与此同时数据大量聚集与信息风险并存,可以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以瞄准效率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三维应对之策。


(二)救助瞄准的“高效”与“程式化”运行的矛盾

《暂行办法》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这八项救助构成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将“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一项原则,而“救急难”实质上是对社会救助瞄准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有救助则有相应的申请要求,需经过一些规范化程序,《暂行办法》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住房救助均有明文规定,需要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则需本人主动提出申请,均有一套程式化运行流程。目前社会救助瞄准从申请人“申请”便开始,除了“三审两公示”的程序化运行流程极大的延长了“申请-审批”的时间周期。核对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路径也无法避免这一状况,除了横向部门数据反馈不及时所导致的审核周期长这一外部性原因之外,从“申请”到“核对”中间至少经过乡镇(街道)、县(区、市)、市(州)三级,各级均有操作时间,每个级别以5个工作日进行计算,累计需要20多天,基本上是按月进行上报、审批,如若错过上报截止日期,则需多等待1个月。以吉林省为例,每月的1日至10日,核对中心受理核对委托,11日至20日则进行数据交换,27日前反馈核对结果。根据调研省份的总体情况来看,八成的低保户反映申请救助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得到救助。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对困难对象给予帮助,很可能会增加救助对象的绝望感,降低个人能动性以及对制度的认同感,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20]。同时,非及时救助将会使社会救助的价值大打折扣,这种局限性在临时救助中尤其突出。正规化操作、流程化运作和瞄准的“高效”如何协调,是社会救助瞄准的技术路径所面临的第二道悖论性难题。


[20]李鹏,张奇林:《兼得公平效率—家庭规模和结构视阈下城乡低保标准与救助对象精准识别》,《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