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华工出国史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李中跃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近代早期华工出国史中存在3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比较研究可知,协助东印度公司诱招华工的“悌官”或“铁官”,英文名实则“Tikoo”=“Tiquo”=“Terqua”,中文名为胡始明,乃槟榔屿粤籍华人领袖;林则徐查办的拐案,实则另有别情;最早的苦力贸易基地,应该是澳门,要早于厦门。


从东印度公司的档案来看,自1795年以来,英国是在广州一带招工输往槟榔屿的,并非从福建。 [12](P733)在从法哈库奇的叙述来看,既然让铁官“鼓动同乡”,那么证明此人应是广东人,不是福建人。何也?闽粤的语言习俗等差异甚大。深入当地帮助英人诱招华工的招工商,须熟悉当地的语言风俗,方能招工有所成,否则让福建人去广州澳门附近诱招广东人,可能性太小。对比英译姓名区别,联合档案记载和研究,再考虑招工的可行性,我们基本可以将闽籍甲必丹辜礼欢排除,那“铁官”的可能性就落在槟榔屿粤籍华人甲必丹胡始明身上。

后来笔者又发现槟榔屿中山会馆藏有一份《1801年槟城副总督乔治·李斯为表彰甲必丹胡始明特批一地》英文地契。该地契原为胡始明子孙所有。这份原始资料上明确将胡始明称之为“Terqua”和“Captian”。陈剑虹据此也认为胡始明(Hu Shiming)即是“Terqua”。[22](P24)而据英人档案记载,“Tikoo”又拼作“Tiquo”,且乔治·李斯至迟在1803年就已任命“Tikoo”为粤籍华人甲必丹,至1804年没有再任命别的粤籍甲必丹。甲必丹铁官来华招工的年份是1804年,与乔治·李斯和法哈库奇处于同一时期。 [14](P11-12)所以,1803年英人任命的槟城华人甲必丹与1804年赴华招工的华人甲必丹乃是同一个人,当属无疑。而1803年的广福宫匾额,则已经证明当时的华人甲必丹就是胡始明。

故综合联系英人称呼变化可发现,马士所说的“Tiqua”和法哈库奇所说的“Tiquo”,以及乔治·李斯所说的“Terqua”,均以“T”字母开头,基本的构成字母差别不大,且发音基本相同,指的都是同一个人即胡始明。即“Tikoo”=“Tiquo”=“Terqua”=胡始明。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