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华工出国史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李中跃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近代早期华工出国史中存在3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比较研究可知,协助东印度公司诱招华工的“悌官”或“铁官”,英文名实则“Tikoo”=“Tiquo”=“Terqua”,中文名为胡始明,乃槟榔屿粤籍华人领袖;林则徐查办的拐案,实则另有别情;最早的苦力贸易基地,应该是澳门,要早于厦门。


林则徐奏折中讲到,“夷人有一种衣洗绦,合金银线织之,虽名为鬼子栏杆,今日各省盛行,故广东省城仿其织法。”林则徐此处所讲的服饰信息,来自南海知县刘师陆。实则二人对明清服装演变均不清楚。所谓“金银线织之”的“鬼子栏干”,特指明清时期广州一带较为出名的金银线刺绣产品,出自“金银线刺绣”技术之下。该刺绣技艺,又被民间称之为“钉金”,是一种奢华的镶滚刺绣技艺。其内部手法复杂,常用的针法就有平绣、织锦、编绣等十多种,而绣品则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深受达官富豪及洋人喜爱。这种金银线刺绣技术,也并非由外国传入,早在明代就已存在,后来考古界于广州东山发掘出的明代戴缙夫妇的墓葬中,就曾出土过多件金银线刺绣衣裙。 [34](P497)

值得注意的是,林则徐在调查中看到了澳门同华工出国的微妙关系。林则徐认识到“澳门为众夷聚集之区”,将怀疑视角转到澳门地区。经过澳门同知蒋立昂调查,林发现澳门拐卖华工的嫌疑最大,“一二夷船惯搭穷民出洋谋生,不要船饭钱文,待带到各夷埠,有人雇佣……其在船之时,皆以木盆盛饭,呼此等搭船华民一同就食,其呼声与内地呼猪相似,故人目此船为卖猪崽。” [31](P1314-1315)可见,早在鸦片战争前澳门地区就兴起了契约华工制度。葡萄牙人和部分拐匪为了牟取暴利,以免费船饭和外国高工资为诱惑,用花言巧语诱招华工远赴海外殖民地,以做苦工加倍偿还川资。但是以上所言,基本上只是澳门同知的观察,毕竟没有抓到在澳拐匪加以审问,以探究竟。具体内幕仍然如同迷雾。

从档案来看,林则徐对广东儿童拐卖案件的追查,一则推动了对粤港澳“卖猪崽”情事的侦测,对早期华工出国有所知晓;二则林则徐对近代广州拐卖案从严治罪的标准,开启了近代清廷重典治理苦力拐卖的序幕。此可做清廷治理华工出国佐证。但另一方面需要知道,此案过后,林则徐转移注意力,着重处理中外鸦片问题,基本不再过问华工问题。因此林则徐在治拐方面的功绩,远不如禁烟。华工出国再次以比较隐秘的形式进行。那么早期主要在何处进行?澳门也。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