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所有制将往何处去:基于一个理论假设的思考

作者:罗玉辉 王欣欣  2021-08-12 17:56  新传播    【字号: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在改革开放后形成了“集体所有制”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这项制度在“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的政策配套下,为中国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打开了通道。但是,中国农村经济在城市化进程的外在影响和土地流转的内生变革中,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与之对应的农村集体的概念也将发生改变,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论性假设,在“大集体”向“小集体”动态演进过程中,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性质可能会不断地演进为私有制,从之前保障公平的作用演变成为极少数人的私人财产。虽然,这仅是一个假设,但我们应本着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探究性,对集体所有制的未来走向保持高度关注,适时进行政策调整,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3)大量土地寡头出现并获得巨额财富  当前,我国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引导社会资本进驻农村并发展现代农业。这本是一条好路,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农业产业中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及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极有可能出现一批土地寡头。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得以印证,王朝成立初期,为了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将土地均分给农民家庭,但是随着朝代的发展,一些权贵阶级通过各种合法的或违法的方式,大量收买农民手中的土地,成为良田万顷的富裕地主。当前,社会主义中国仅建国70年,便出现一批海内外的所谓精英人士鼓动国家实行土地私有化或土地资本化。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土地流转有可能成为他们撅起土地所有权的第一步。如果那样,我们现在的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更应该做好顶层设计,防患于未然。此处仅是假设,但我们不得不防,未来一旦出现土地寡头,笔者建议国家应动用国家政权力量将寡头土地强制进行国有化,否则封建王朝的更迭和因地喋血的历史规律便不可避免。

(4)市民渴望土地,希望转变职业身份  现在,我们面临严重的“三农问题”,农村的贫困、农业的薄利让大批农民奔往城市。经济学中研究动态发展趋势,未来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城市,而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虽然现在的城市人均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乡村的人均经济效益,但在一个临界值下,乡村人口的再减少势必将会出现相反的事件发生。那么,将来可能出现这么一个情形,即大量的城市人口没有乡村人口富裕,大量的贫民阶级聚集在城市,而这些贫民在城市中没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他们苛求去从事农业,转变职业身份。若这种情况出现,我国政府也可考虑将少数垄断者所占有的大量土地进行国有化改造,通过国家出资以合理价格来购买这些土地,将这些土地出租给城市贫民阶级,让他们获得土地的生产就业和衣食保障功能。若出现以上几种情形,我们的政府可以考虑将土地国有化,动态平衡未来发展中的“人-地”关系,本着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和中国共产党“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可以像新中国刚成立时没有立即对城市土地进行国有化,而是针对不同性质的所有权形式、分阶段分别采取不同方式来逐步实现土地国有制,我们也可按照此模式逐步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