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所有制将往何处去:基于一个理论假设的思考

作者:罗玉辉 王欣欣  2021-08-12 17:56  新传播    【字号: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在改革开放后形成了“集体所有制”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这项制度在“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的政策配套下,为中国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打开了通道。但是,中国农村经济在城市化进程的外在影响和土地流转的内生变革中,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与之对应的农村集体的概念也将发生改变,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论性假设,在“大集体”向“小集体”动态演进过程中,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性质可能会不断地演进为私有制,从之前保障公平的作用演变成为极少数人的私人财产。虽然,这仅是一个假设,但我们应本着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探究性,对集体所有制的未来走向保持高度关注,适时进行政策调整,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集体所有制将往何处去:基于理论假设的思考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国家从乡村社会发展到城市社会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图1)。从全球范围来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14年,全球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4%。在1950年,这一数字仅为30%。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的数量将会达到66%。部分发达国家的比例将会更高,而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城市化率到目前为止都已接近90%的水平。

image.pngimage.png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经过了调整、完善,逐步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

但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方兴未艾,农民进城仍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从2005年的74544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58973万人,减少人口近1.56亿人(图1);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提升至2016年的57.35%,11年间城镇化率提升了近15个百分点。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将吸收大量农村人口,按照目前速度来算,未来10年间,中国农村人口仍将有1.5亿~2亿人流向城市,城市化率将提升至70%以上。

在这个历史潮流下,将产生这么一个问题,即农村的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则每个集体的人口数量也将不同程度的减少,40年前的集体与当今的集体在人员构成上存在很大差距,主要的差距就是集体成员的数量,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进城,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不断缩减,以前的大集体变成了现在的小集体(从成员数量上来讲),当前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并村并乡就是对这一趋势的佐证。

全国范围来看,这种并乡并村的趋势在近几年表现得更加凸显,以代表农村集体数量的村委会来看,这一指标近几年的变动趋势说明农村集体的合并数量不断增多(表2),尤其是近几年的变动更为剧烈,如2015至2016年间农村地区村委会数量减少了2万多个。以湖南郴州为例,2015年郴州市乡镇(街道)从原先的203个整合至156个,建制村从原先的2937个整合至2078个。此外,江苏、湖南、浙江、广东等一些省市并队、并村、并乡运动的案例不断增多。

image.png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