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治精英的形成机制:政治忠诚、市场能力与社会资本 *

作者:庄玉乙 胡蓉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什么人会成为农村的政治精英?沿循政治精英形成的三维路径,本文分析了政治忠诚、市场能力和社会资本与农村政治精英形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利用对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1047位村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发现,政治忠诚方面,党员身份和较高的政府信任度有助于个人成为农村政治精英。市场能力方面,良好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所赋予的劳动潜能、家庭经济情况对成为村干部有显著性影响。社会资本方面,父辈不同职业类型对子女能否成为村干部影响显著,亲朋等社交资本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和社会精英可以有效地转变成或被吸纳成政治精英,标志着中国农村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政治生态体系。


(四)资料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2014年7月-8月和2015年1月-2月湖南、湖北和江苏、浙江、江西五省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对象为当地农村居民,包括普通村民和村干部。我们通过分层方式选择了14个地级市,再依据各乡镇离县城的路程和经济发展水平,挑选不同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进行上门访问和发放问卷,在113个村庄共发放并收集有效样本量1047份,其中填写问卷的村干部为169个。样本分布情况详细见表1。

image.png

调查者年龄分布来看,年轻劳动力所占比例较低,反映出当下农村年轻人外出生活比例较高。从政治面貌来看,非中共党员有822人,占79.3%,中共党员有215人,占20.7%。在教育方面,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仅有14.6%的人受教育水平在大专或本科以上。受访者的社会资本方面,只有13.1%的人在乡镇级以上党政机关有亲戚,说明拥有干部亲戚资源的人还是少数群体。从父亲的职业来看,有5%的人父亲现在或者曾经担任过村干部。在家庭年总收入数据中,6.4%的人家庭年收入在1万以下,75.1%的人在1万-10万之间,16.6%的人家庭年收入在10万-30万之间,1.9%的人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上,从具体统计数据来看,一方面,现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另一方面,在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农民个体之间贫富差距依旧较大。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