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治精英的形成机制:政治忠诚、市场能力与社会资本 *

作者:庄玉乙 胡蓉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什么人会成为农村的政治精英?沿循政治精英形成的三维路径,本文分析了政治忠诚、市场能力和社会资本与农村政治精英形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利用对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1047位村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发现,政治忠诚方面,党员身份和较高的政府信任度有助于个人成为农村政治精英。市场能力方面,良好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所赋予的劳动潜能、家庭经济情况对成为村干部有显著性影响。社会资本方面,父辈不同职业类型对子女能否成为村干部影响显著,亲朋等社交资本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和社会精英可以有效地转变成或被吸纳成政治精英,标志着中国农村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政治生态体系。


通过梳理上述不同时期的乡村社会政治结构和治理方式,可以归纳出相关研究对村庄治理者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对政党是否忠诚、个人的素质与能力(包括受教育的年限、专业素养的培养、人生经历)以及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关于政治精英的这些研究在理论层面已经相当丰富,但也存在一些缺憾,有待进一步推进:一是原本铁板一块的“农民阶层”已经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性质,新兴的农村阶层出现并形成了新的分层方式[16,21]。但对这些变化的研究,在数量上还不足,远少于对城市变迁的研究。二是虽然相关研究已对农村中的精英分层有所关注,但对政治精英具体如何产生以及具备何种特征还关注甚少。例如倪志伟提出市场改革让社会分层秩序依赖于个人能力而非等级或政治权威,但他们未多关注改革后的政治精英如何产生[21-22]。只有陈志柔利用数据对农村精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其更多的是将村干部与企业家做横向对比,对于精英的纵向成长历程以及精英间的转化机制还缺乏相应探讨[23]。三是现有不少研究只搭建了概念框架和进行个案研究,但利用调查数据方式对中国农村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探究的还不足。

有鉴于此,本文将采取综合的视角对农村居民展开大样本问卷调查,以期获得更为丰富的认识。具体而言,本文在研究取向上综合了解释政治精英形成的三个重要模式:政治忠诚、市场能力和社会资本。数据方面,作者在2014年7月与2015年1月,对五个省市(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113个行政村的1047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通过统计结果来呈现本文的结论。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