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区还存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歧视吗?——外来人口分布与城镇地区的工资决定

作者:邢春冰 李溢 杨鹏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外来人口是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将外来人口和本地职工看作两个分割的群体,很少考察外来人口在企业间的分布状况。本文利用2018年的城镇家户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农民工在城镇地区企业间的分布,并考察了农民工分布与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来员工分散地分布在城镇地区的企业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群分特征,表明城市地区并没有明显的针对农民工的雇主歧视。2018年,在控制了劳动者的个人和工作特征(包括行业、职业和所有制)后,外来务工人员的小时工资显著高于城镇本地职工20%以上。劳动合同签署状况以及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障差别并不能解释上述差异。此外,企业中外来员工的比例越高,本地职工(和外来员工)的工资水平越高。本文的结果意味着,城镇地区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雇主歧视,而且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但是,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外来移民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能享有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相反,农民工收入升高可能是迁移成本上升以及在城市地区无法享受同等公共服务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移民的工资上升,同时对我国总体生产效率的提升起阻碍作用。


(三)异质性分析

由于不同个体小时工资受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的影响可能不同,我们分析了不同教育水平、年龄段组别中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的异质性影响。表6的1、2两列显示了不同教育水平下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对本地职工和农民工来说,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的增加对高学历组小时工资的提升更大。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本地职工高、低学历组员工小时收入分别增加5.4%和3.4%,农民工高、低学历组员工小时收入分别增加3.5%和1.4%。对城市移民来说,虽然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收入的影响都不显著,但低学历群体的系数远大于高学历群体。由表3可知,相比于大专及以上学历职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本地职工更多集中在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10%以下的企业,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则更多集中在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90%以上的企业。这说明,低学历的劳动力市场上歧视现象比较严重。

image.png

表6的3—5列显示了不同年龄组下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随着本地职工年龄的增加,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少。平均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提升20%,本地职工小时收入增加5.8%(16~30岁)、4.4%(31~45岁)、3.5%(46岁以上)。对于农民工来说,只有年轻组的样本会在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提升20%时增加4.1%的小时收入。其余年龄组的外来移民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收入的影响全部不显著。对城市移民来说,只有当职工年龄处于31~45岁之间时,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的系数为不显著的0.015。其余两组的系数全部接近于0。而在表3中,除城市移民外,年轻组职工的分布更为分散,老年组职工的分布更为集中,说明对老年职工的歧视更严重。对城市移民来说,31~45岁职工分布更为分散。表6的1—5列表明,受歧视少的群体,在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提升时得到的小时收入增长也更多一些。

第6、7两列显示了不同性别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对本地职工来说,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不同性别员工小时收入的影响差距不大,女性略微高于男性。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提升20%,男性本地员工小时收入提升4.0%,女性本地职工小时收入提升4.6%。但对农民工来说,女性员工小时收入的提升远高于男性员工。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提升20%,男性外来移民小时收入只提升不显著的0.7%,女性外来移民小时收入提升3.3%。这一结果表明,女性职工从本地职工与外来移民的协作中得到的生产率提升更多一些。从表3中未能观察到男性职工遭受更多歧视的信息,或许是因为女性本身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受到歧视。表6中本地职工与农民工的系数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或许说明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同质的。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