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区还存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歧视吗?——外来人口分布与城镇地区的工资决定

作者:邢春冰 李溢 杨鹏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外来人口是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将外来人口和本地职工看作两个分割的群体,很少考察外来人口在企业间的分布状况。本文利用2018年的城镇家户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农民工在城镇地区企业间的分布,并考察了农民工分布与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来员工分散地分布在城镇地区的企业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群分特征,表明城市地区并没有明显的针对农民工的雇主歧视。2018年,在控制了劳动者的个人和工作特征(包括行业、职业和所有制)后,外来务工人员的小时工资显著高于城镇本地职工20%以上。劳动合同签署状况以及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障差别并不能解释上述差异。此外,企业中外来员工的比例越高,本地职工(和外来员工)的工资水平越高。本文的结果意味着,城镇地区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雇主歧视,而且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但是,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外来移民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能享有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相反,农民工收入升高可能是迁移成本上升以及在城市地区无法享受同等公共服务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移民的工资上升,同时对我国总体生产效率的提升起阻碍作用。


image.png

不同职业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如表7的前4列所示。对本地职工来说,除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外,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的系数都在0.05左右,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系数为0.038,略小。对城市移民来说,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单位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小时收入分别增长4.5%和4.2%。其中,单位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系数不显著。对农民工来说,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商业、服务业人员小时收入增长4.2%。

本地职工与外来移民的关系也可能随着职工所在产业的不同而改变。5—6列显示了不同产业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在第二产业,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本地职工和农民工小时收入分别增加3.5%和0.3%。在第三产业,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本地职工和农民工小时收入分别增加4.5%和2.5%,大于第二产业。这或许是因为第三产业更适合协作。对城市移民来说,在第二和第三产业,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职工小时收入分别增加1.5%和0.4%,且都不显著。

不同地区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如最后3列所示。对本地职工来说,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东部、中部职工小时收入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职工。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东、中、西部本地职工小时收入分别提升5.0%、4.8%和2.0%。对于农民工,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增加20%,东、中、西部农民工小时收入分别提升1.9%、1.4%和1.3%。东部地区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中西部地区系数不显著。城市移民东、中、西部地区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的系数分别为0.024、-0.002和-0.050,且都不显著。说明城市移民与其他职工在东部地区是互补的,在中、西部地区则更倾向于竞争关系。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