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区还存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歧视吗?——外来人口分布与城镇地区的工资决定

作者:邢春冰 李溢 杨鹏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  

外来人口是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将外来人口和本地职工看作两个分割的群体,很少考察外来人口在企业间的分布状况。本文利用2018年的城镇家户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农民工在城镇地区企业间的分布,并考察了农民工分布与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来员工分散地分布在城镇地区的企业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群分特征,表明城市地区并没有明显的针对农民工的雇主歧视。2018年,在控制了劳动者的个人和工作特征(包括行业、职业和所有制)后,外来务工人员的小时工资显著高于城镇本地职工20%以上。劳动合同签署状况以及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障差别并不能解释上述差异。此外,企业中外来员工的比例越高,本地职工(和外来员工)的工资水平越高。本文的结果意味着,城镇地区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雇主歧视,而且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但是,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外来移民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能享有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相反,农民工收入升高可能是迁移成本上升以及在城市地区无法享受同等公共服务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移民的工资上升,同时对我国总体生产效率的提升起阻碍作用。


image.png

不同所有制类型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如表8所示。对本地职工来说,在股份、合资或外资企业中,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收入影响最大。平均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每增加20%,本地职工小时工资增加8.4%,是个体、私营企业或土地承包者(4.5%)和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企业 (2.5%)的2倍和3.5倍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股份、合资或外资企业对员工效率要求最高,竞争程度最高,而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企业对员工效率要求较低,且工作稳定性也高,竞争程度最低。也可能是因为股份、合资或外资企业对本地职工歧视程度低。表3中,在股份、合资或外资企业中,集中在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10%以下企业的本地职工只有37.29%,是所有类别中最低的。表2中股份、合资或外资企业的本地职工与外来员工工资差异最小,也证明了这一点。对城市移民,股份、合资或外资企业的系数是0.031,远大于个体、私营企业或土地承包者和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企业。在个体、私营企业或土地承包者中,农民工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的系数最大,为0.032。

不同规模企业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小时工资影响的异质性如表9所示。总体来看,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职工小时工资的影响与单位员工人数之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当单位人数处于251~500人之间时,非本地户籍员工比例对职工小时工资的影响最大。或许是这一规模的企业最有利于职工之间的协作。

image.png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