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内涵辨析与新时代要义

作者:黄月细 聂英华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从整体性与基础性相统一的角度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握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要义,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维度的道德要求和“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深刻认识“立德树人”内涵和本质的内在要求,对促进新时代高校承担这一崇高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私德与公德紧密相联,私德是公德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私德修养,就难有良好的公德表现。虽然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强调在公共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性,主要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规范。而私德是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强调个体的自律性,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诚信友善等规范,但是无论公德大德,都必须以良好的个人品德为基础。青年大学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个人品行修养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自觉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才能为明大德、守公德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2]因而,并不能把私德、公德严格分开,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往往相互渗透、融合,共同作用于社会生活。回到西方的语境,可以发现二十世纪以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不赞成把公德与私德截然分割开来,那种认为公共生活中可以完全不顾私人生活的道德标准和私德与公共生活完全无关的主张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都已经无法立足。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8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